毛泽东人民大学(兴国网)

陈建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和战略意义

时间:2024-06-19 09:01点击:132

‌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和战略意义

  陈建国(江西社科院研究员)

  

  从提出科学发展观,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五位一体”战略布局,表明中国共产党正在领导全体中国人民,下定决心,在新政治观指引下,开展全新的战略部署。用俗话说:在下一盘大棋。认清这一时代特点,是我们告别旧时代,迎接并融入新的智能时代,为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奋斗的精神前提。

  

  一、新政治观念的提出过程

  

  把政治简单地等同于阶级斗争,是混淆共性与个性,因为除了阶级斗争以外,阶级合作、政党合作、民众的教育组织工作等等,都属于政治。阶级斗争仅是政治的庞大内容之一,是个性,政治是共性。阶级斗争是在阶级合作基础上产生的,两个阶级不合作,不发生任何关系,那里会有斗争?合作不公平,劳动者在与剥削阶级合作过程中受到压迫,这才产生阶级斗争。但是,列宁同志确实说过:“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这样讲,本质上是一种策略需要,决不是表述基本原理。这一点我们必须做到“心中有数”。类似的还有“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毛主席为了号召革命人民武装起来,并不是说明政权的本质。政权在本质上是由“民心向背”决定的,国民党军队人数比我们多,武器比我们好,1949年还不是把大陆上的政权全丢光了!能正确区分基本原理和策略需要,是理论学习的基本功。没有这种基本功,我们就会做教条主义的俘虏。

  孙中山先生认为:政治是管理众人之事。马克思主义则把政治看成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种观念是相通的,因为社会管理的确是上层建筑当中最重要的部分。当政治还处在政权政治层面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把夺取和保卫政权当政治。因为我不掌握政权,就无权从事社会管理。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但这里的生产力概念不是指 GDP 总量或人均量,也不是指实物生产总量,而是指生产过程中所包含的科学技术因素,它表现为生产力发展水平。例如,传统农业要求实行互助组,而拖拉机耕作,就非得办农业合作社不可;再把土地分给农村各家各户自己种,就妨碍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但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两重性:它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水平,方便了人类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准和幸福指数;另一方面, 它也大大地提高了人类对各种自然资源的需求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房地产建设,公路、铁路、桥梁、隧道建设,其速度之快、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均居世界首位。这种情况造成了对水泥、钢材、有色金属、玻璃、石油、煤炭等资源的巨额需求。再如汽车、火车、轮船等的制造,物资消耗同样巨大。正是这样一种对巨量物资的迫切需求,让我们认识到:再这样无限制地发展下去,我们的经济就不可持续,就像一个家庭有“断粮”危险一样,一个国家的经济也会崩溃!

  实际上,人类早就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念”。我们正是学习并接受了这样的理念,才郑重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认为提“发展是硬道理”不妥,科学才是硬道理。违背科学的发展我们宁可不要!而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因为如果发展违背了生态文明的要求,就不可能实现科学发展。历史教训是:如果生态遭到破坏,一切都被破坏。例如,土地荒漠化,就寸草不生。所以,努力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就很快上升为党中央的战略指导思想。

  中国的政治,已经从低端的“政权政治”上升到了“发展观政治”。而发展观的正确与否,就看你是不是把生态文明建设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即是政治已经发展到了“生态政治”的新高度。这里,我们已经说清楚了:为什么要把生态问题当作政治问题来对待。把生态文明的进步与否,看作发展观是否科学的衡量尺度,是我们从自己建国后7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

  

  二、提出生态政治的伟大战略意义

  

  可以分三个方面说明其战略意义。

  其一,对于政治正确的判断标准,是根本性的提升

  对于“政治正确”的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政权政治层面,那是非常危险的事情。按共产党的认识,“民心才是政权”,现在的民心是什么?不知道众多掌权者认真地想过没有?你们难道想把一切责任和困难都推给某某人吗?

  按照陈旧的“政权政治”观念,我们正以党的名义控制着全国和各级地方政府,台湾问题早晚会解决。各种各样的间谍被我们清查出来了。贪污腐败分子虽然很多,我们打虎拍苍蝇猎杀狐狸,成绩很大!网上查到资料:2012至2021年9年间,查处省部级以上干部392人,地厅级干部2.4万人,县处级干部17万人,乡镇级干部140多万人(总数才840万人!占六分之一!)

  这难道不说明我们政治正确吗?

  这只是停留在政权政治层面的陈旧认识。台湾选举,人们坚决反对候选人政治挂帅,就充分说明把掌握政权当成“政治正确”是多么地荒谬和落后。

  当一个政党已经比较成熟地掌握了国家政权以后,政治就上升到发展观层次:你掌握了政权,并不说明你政治正确。你在执行一个科学的发展观,即你领导国家科学地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实现人民生活幸福,民族前途光明,这才说明你政治正确。而判别发展观是否科学的根本标志是:看管理者是否把生态文明建设当成重中之重!生态文明建设搞好了,说明你所执行的发展观是科学的;因为发展而破坏生态环境,违背生态文明要求,说明你的发展观是错误的。

  其二,生态政治,是人类政治的最高形态

  它不仅克服了政权政治的狭隘性,更超越了发展观政治的局限性。发展观在客观上要求科学化,而在主观上却是由各国领导层所掌控。例如,中国的发展观再正确,却不能用来指导外国的事情,因为它超出了你的行政管辖范围。但是生态文明的要求是不分国界的,事实上国界也很难阻挡生态灾难的扩张和蔓延。一国的生态灾难往往殃及邻国,波及世界。我国北方的沙尘就跟北方邻国蒙古有关;而蝗群从印度飞来。日本核泄露,将放射性污染扩散到西太平洋。澳大利亚的森林大火、美国加州的山火,影响世界气候。两极冰的溶化,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但很难分清具体责任在谁。2020 年的新冠病毒本质上也是生态灾难,闹得全世界不得安宁。只有生态政治,才需要也才有可能进入世界政治领域。

  其三,生态政治,是区别政治是非的科学标准

  是否重视并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制度优越性的新标准,东西方政治的是非曲直,要靠对待生态文明的态度来判别。

  政治进入“生态政治”这个最高层级,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大事。过去,西方掌握国际话语权,用资本主义初期思想家的“博爱、平等、自由”,来论证自己政治正确。但是,他们不断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背叛了祖先。两次世界大战和以反恐为名义进行的局部战争,刽子手都把屠杀当乐事,哪里还有什么“博爱、平等、自由”?

  即使如此,西方一些所谓的“政治理论家”,还是厚颜无耻地把自己一方称为 “自由世界”,而把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称为“极权主义国家”。表明他们是如何的自由、平等,显示其政治正确。其实,严重的种族歧视,早已经撕下了他们 “平等”的假面具;对待黑人等有色人种的暴力执法,又证明他们的“自由”、“博爱”是多么地虚伪、狭隘。他们的政权还很难被推翻,因为有强大的资本做后盾。他们的科学技术,在许多方面又比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先进;如果我们停留在政权政治的层面,想证明我们的发展观更科学,跟他们争论等于白费口舌。

  但是,由于生态灾难的全球性,把政治概念提高到生态政治层面以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是非曲直,究竟谁的政治正确,就一清二楚了。所以,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国际斗争的新焦点。正因为如此,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一定要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展现出来;否则,我们在国际上关于制度优越性的宣传,就不能取信于世界人民。我们在大西北治理沙漠的突出成绩,引起全世界的关注,说明世界人民的目光,也在向生态政治的方向转变。

  

  三、 生态政治的科学基础

  

  生态政治观念的提出,除了依据人类发展过程中经验事实的积累,也是根据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哲学发展的最新成果。

  生态学本身是一个综合性、政治性、社会性都极强的科学,它几乎集中了全人类最优秀的学科知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生态本身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的方方面面。

  从哲学方面看,生态哲学已经超越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竞争。它为唯物辩证法提供了新的证据和强有力的说明。从实际的研究方向来说,所谓生态哲学、环境哲学、生态伦理学、环境伦理学、…种种不同的名目,都是生态科学和生态所侧重的某个方面。为什么跟生态科学相关的科学内容这么复杂多样,而且跨学科,跨越研究界限是十分正常的情况呢?这是因为事情本身有这么复杂,这么的跨越多个学科。这和以往我们学习的任何科学门类都不相同。

  2024年第二期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摘抄一点文章目录,就知道研究生态问题所需要的科学复杂性到了什么程度:

  卢风:论生态文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

  杨文:何种整体性值得追求?——再析道家思想的生态哲学价值

  周春应,白娅婷:金融生态环境对碳减排的影响

  道家思想,这涉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最重要的生态文明思想。金融生态环境,是不是社会管理当中的生态问题呀?只有人类才有银行,才有金融业,当然是社会生态!

  在生态学上很难有全能或最高的专家。例如,我国著名的生态伦理学专家余谋昌老师,他是中国社科院的研究员,他的地质学是年纪很大后自己学习的。

  再如我自己,我是学地质出身的,徐克勤的学生,学习过哲学,但是对于生物学一窍不通。

  我们要搞生态政治,现代科学划分为数、理、化、天、地、生、文、史、哲和商学十大类,现实中找不到这样“十项全能”的科学家。怎么办呢?只有改变学术生态,告别单打一,读死书。要深入实际,要向不同学科的学者们学习请教。我不懂,可以问别人哪!将访问得来的知识,通过自己学习消化,形成跨学科的新认识。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开启了新的科学时代。网络上常常用英文字母GPT说明新科学时代到来。具体如何用汉语来说明,我搞不清楚。但是从前的科学技术进步,主要是用机器代替和减轻人的体力劳动;而现在的科技进步,是用机器代替人的脑力劳动,甚至可以用机器人画画,当老师,写文章。不过我这篇文章可是自己写的哟!

  要改变现实生态文明比较落后的情况,首先就要改变学术生态落后的情况,向“外行”学习,即向懂得本专业以外行业的学者们学习,他们都是我的老师!这是研究生态学所必须采用的做法。

  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科学挂帅呢?

  我先介绍一个历史教训。河流水力资源开发,必须遵循科学程序:先开发上游和支流,后开发中下游。这是因为中下游的泥沙主要来自上游和支流,当上游和支流的水变清了以后,在中游筑坝蓄洪发电,才会有比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可是三门峡水电站的筑坝建库,就违背了这个程序,造成支流河床升高,灾情加重,后患无穷。生态文明建设跟这个道理一样,违背科学道理的所谓“建设”,很可能造成对于生态文明的破坏。

  长期以来,中国的文理分科过于严格,有时竟然很难相互理解和沟通。有人形容这叫“鸡同鸭讲鹅在听”。这给科学研究和人文宣传都带来极大困难。双方之间由于缺乏理解和交流,研究出来的成果难免会有比较大的片面性。这说明我们对待科学的态度本身就不科学!我是搞自然科学出身的,在社会科学领域长期从事哲学和经济学研究,对此深有体会。可以举矿山环境调查为例说明这种情况:去厂坝铅锌矿搞矿山环境破坏情况的调查,接待人一看介绍信:江西社科院来的,马上皱起了眉头。我说,能不能把矿山工程图纸拿来给我看看?怎么?你要看图纸?他马上眼睛放光,知道我是内行,就跟我讲起真实情况和心里话了!

  生态文明的实际,就是牵涉人类整个生活的方方面面,依靠任何单打一的方法,或单一学科研究,都不可能取得实际有用的成果。任何单独一门科学,也概括不了生态文明的本质。可以说生态文明的建设,离开数、理、化、天、地、生文、史、哲中任何一门科学都不行;离开对于人的行为的约束和指导,就会一切等于零, 即也不能离开作为社会管理科学的政治学。搞生态环境建设还要花钱,所以也离不开经济理论的指导,投入产出计算。

  在国际宣传方面,空喊口号、表决心根本没用。宣传就要讲道理,讲道理就要有科学依据,即要在可靠的、有效的生态科学知识基础上,搞好国际宣传。因为你要做的不是一般的科普宣传,而是要通过科学道理的宣传比较,说明社会主义制度更优越,更能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生态文明的快速进步。

  现在人们很注重所谓“话语权”的争夺。但是,互联网传播信息高度自由, 纸质媒体出版发行在国际上没有限制,限制仅仅出现在国内。严格说,“争夺话语权”就是个伪命题,没有任何实质意义。因为说话者喉咙再大,再有权有势,没有理就不能让人信服。草民们经常嘲笑的对象,就是喜欢四处乱喷的专家和名嘴。关键在于你所说的道理能不能服人,符合不符合科学原理。离开生态科学的指导,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话语权就是假的。

  

  四、搞好社会生态的重要性

  

  既然我们的政治已经上升到了第三个台阶,即生态政治台阶,那我们就理所当然地应该重视社会生态的建设问题。当社会生态很不理想的时候,自然生态也建设不好。当前的情况是,贪污腐败分子数量多,分布广。对于如此严重的情况,我们往往只从法制不严,“为人民服务”的教育不够深入等等方面寻找原因,没有考虑是社会生态出了大问题。

  生态平衡需要遵循科学规律,这对于社会生态更重要。但是政治从来不科学,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帝国主义者叫嚷:“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内”,这种反科学,反人类的宣言,充分说明旧政治反科学的反动本质。如果坚持“政权政治”的旧政治观,不求上进,其结果只能如此。我们曾经很不尊重科学和科学家,说他们走白专道路。在自然科学不同学派中划分阶级,说摩尔根学派是资产阶级的,米邱林学说是无产阶级的,成了天大的笑话。为了纠正这种将科学政治化,给科学家乱扣政治帽子的错误做法,毛泽东同志专门强调实行“双百方针”的重要性。尽管如此,我们自己还是没有重视政治本身应该科学化这一重大课题,以为科学必须服从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需要。因为政治是统帅,是灵魂。

  生态政治的提出,是政治迈向科学化的第一步。回归孙中山先生的政治定义,承认政治是管理众人之事,这才有可能使政治科学化。

  政治很不科学的主要表现是违背系统论。系统论是当代辩证法,是科学化即可操作化的辩证法。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的系统热,热闹有余成果不足,原因是没有认识到系统论在本质上是辩证法的现代化和可操作化。中国古代的阴阳互补理论,实际上是系统论的灵魂。以为系统论是西方科学家搞的,不相信系统论是科学化了的辩证法,这是误解。

  系统论有八大基础理论,从一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到耗散结构理论等等,从表面上看来很复杂,实际上其理论核心就是两条:整体论和互补论。

  人类社会是一个整体,地球也是一个整体,所谓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人类要把自己跟大自然看成一个统一整体。生态灾难没有国界,靠边防哨所是挡不住的。人类社会和大自然应该是互补的,大自然给人类提供优质的生活环境,就要求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从爱护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出发。本质上就是说:人类不能太自私!必须把周围的生态环境,看作是自己最贴心的朋友!过去一些宣传口号有问题:什么战天斗地夺高产!这是不对的!保护优良的生态环境才能得到高产!改造自然也有个方向性问题——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这才是改造自然的努力方向。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就有必要问一问:我们的社会生态化了吗?

  社会管理最重要的互补双方,是管理者(干部)和被管理者(群众)的互补。而且这两种身份的互换,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基层干部在群众面前是干部,到了上级领导面前就成了群众。既然二者身份这么容易互换,就不能说互相对对方不了解和不理解了吧?那么,为什么干群关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总是这么不容易搞好呢?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中国数千年封建传统,不是几次革命就能彻底消灭的。“官大一级压死人”,是严重的封建特色。有学问的,有高明见解的不受尊重,职位高了才受尊重,职位提升才叫进步。这种观念在电影《南征北战》里面就已经反映出来!

  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是腐败的基本表现。为什么会这样?投资者要赚钱,得不到有关领导机关的支持,他就达不到目的。所以他必须想方设法,争取管理部门的批准和支持。在很多时候,商业竞争就是人事关系的竞争,权力分配的竞争,甚至私营业主要使出浑身解数,才能争取到经营的风水宝地。

  当权者说:“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言之凿凿。人民又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通过什么方式给的呢?有人批评说,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政协委员,成了一种荣誉和地位的象征,不能真正代表人民!

  中国社会生态不平衡,不和谐相当严重。大街上宣传标语不少,绝大多数标语口号,就是形式主义,没有实际内容。教育不了人,更感动不了人!

  有一个公安局出的宣传画,说什么:“不要打架,打输了送医院;打赢了坐牢!” 难怪没人敢见义勇为了!有人因为打抱不平,救助受害人,打伤了作案人,被抓进牢房判刑。如果都这么简单处理问题,还分什么正义和非正义?还要律师、法院干什么?简直太荒唐了!

  至于网上发生争论:在有些外国女性卖淫合法,在国内不合法的事情;官老爷和特色资本家相互勾结,祸害老百姓的事情,这是社会生态不和谐的外在表现。我们一边高声呼唤建设自然界的生态文明,一边极度轻视社会自身的生态文明,这种相互矛盾的情况令人担忧。古人就说过,老百姓是水,当权者是船,水可以载船前行,也可以掀起大浪把船打翻。当然后一种情况要看风力大小。

  希望我们的眼睛不要光看自然生态问题,更要关注社会生态问题。因为社会生态文明是自然生态文明的推动力量。

来源:《红军大学》20240619,第6版收录。

共同主义ABC赞赏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