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15 11:46点击:123
张翼远:悟道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
原创 三线定乾坤 股与道十三篇 2023-09-03
人活着,心会有各种感受,喜、怒、哀、乐,全都来自这颗妄心。正因为人心是妄心,一个人在悟道之前,其所作所为,全都属于“妄作”。
当人意识到这一点,会无形中多了一颗质疑的心,质疑以人心为根基的一切,迫切想要寻找人生、宇宙的真相,这是颗向道之心就是"道心"。
有道心的人,不再被人心所控制,而是开始回归天心。天心是天然的存在,是一个人的本来面目,它不生不灭、本自具足,找到天心,就是悟道了。
人心常跟天心相反:人心好动、天心好静;人心复杂,天心简单;人心好争,天心好让;人心多诈,天心真实;人心欲望多,天心不增不减;人心好思前想后,天心好当下;人心牵挂,天心自然。
悟道就是感悟天人合一,人与天、地、物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天人合一,是让自己的心与天地相融,让自己的心顺应天地之道,自然胸襟广阔而不浮华,容颜和悦,融入自然,气度宽广,一切顺应万物。
人刚出生跟猫、狗一样没有什么区别,这实际上是天物合一。人与其它动物的区别就是会去寻找精神上的天人合一。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会贯穿自己的一生。推动着人类去寻找宇宙的奥秘,生命的奥秘,自己的奥秘。
人通过正心、修身、养性,得道循理,才能达到精神上的天人合一境界。人的境界提升的过程,也是明德、知善、求理、悟道的过程。得道者,通万物之道,取万物之用,和谐相衡,福泽天下。无为而无不为,天人合一也。
“天”代表“本质”、“真理”、“规律”,“天人合一”就是与人的先天本性相合,回归大道,回归自然。天人合一不仅是一种哲学思想,也是一种自然状态。“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文化所独有的观念,儒、道、释三家均有详细系统的解释。热爱生命与大自然,能够领会所有生命的语言,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存在,与大自然的旋律交融相和,能够取得对方生命的信任并和谐共存,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存,人与物质极度巧妙完美的结合。悟道从完善自我做起,通过修炼内心可以感悟大道,与天地相通。
所谓“天人合一”,也就是统一于道,强调天与人的关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当一个人真正做到透彻的了解人与宇宙大道之间的关系后,就自然明了自身的生命意义和价值,不再被世俗琐事束缚,逍遥自在。"观天之道,执天之行”,意味着人们主动自觉的去完成上天所赋予的使命。天人合一的理念规范,明确了人们对是非、善恶、正邪、美丑的基本判断。其精髓理念影响着、引导着一代又一代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把对真理和道德的高尚追求,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灵魂自然、纯洁;心境自然宽广、快乐。道家思想认为天是大自然,人本身就是大自然或天的产物,二者本来就是一体。天人合一,就与大自然和协相处,把自己融入大自然,合二为一,或叫做忘我。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可认为是天人合一。因此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社会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悟道的目的,便是“绝圣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在儒家来看,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人类修行悟道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孔子提出道德修养中的克己自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儒家主张吾日三省吾身、克己复礼的修身之道。人一生追求的是避苦得乐,只有"天人合一"之后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分享让知识更有价值
来源:《毛泽东人民大学》2024年4月15日,网站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