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1-17 18:12点击:24
股与道十三篇 2022年12月08日
恨,是七情之六,恨,使人咬牙切齿、浑身发抖、心情激动、思维受阻、四肢无温。恨,难以化解,愈积愈深,时时跟随,处处在心,报仇雪恨能成为生活唯一目标。
恨是个人利益严重伤害,气愤得不到发泄的心情。恨是负面情绪最大。恨有两个意思,一则对他人:愤恨、仇恨、痛恨;二则对自己:为做不到或做错的事深深自责而内心不安,悔恨、遗恨、抱恨终天等。
恨心分为“有理恨”和“无理恨”。有理恨,是自己的正当权利受到伤害,无理恨,是嫉妒心所致。生起恨心的人,会对不喜欢的人、事、物产生排斥、厌恶。恨可大可小,小到愤怒、谩骂;大到杀心、毁灭心。刹那间就能改变自己身边的气场,可以使得周围的空气中弥漫种种恐怖的气氛,并使得处在这个氛围中的人感觉到不适。
佛法常讲“火烧功德林”,恨是心中火,能烧完所有功德。一念嗔恨心起,百万障门开。人的嗔恨心一起,广闻多学也好,戒律清净也好,都会对它无济于事,业障之门打开。所以对于修行人来讲,嗔恨心是修行最大的障碍。
恨灭一切善。恨让一切安乐都会被摧毁无余。《本师传》也讲过:生嗔恨心的人,脸一刹那就变得非常丑陋,纵然外表装饰了最好的饰物,也显不出丝毫庄严;即使卧于最舒适的宝床上,也睡不安宁,辗转反侧如处荆棘之中……。所以内心若不断除嗔恨,不仅伤害自己的身心,也会伤害到他人的身心。
恨属火,恨伤心,心主血脉和神明,容易影响心的功能异常。会造成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炎、心积水、二尖瓣狭窄、心肌梗塞、癫狂失语等疾病。
恨是没办法与自己和解。这世间最难解的是绵延不止的恨,自身解不开的恨,才有治不好的病。恨是心之结节,恨让自己扭曲,让自己迷茫。
“冲动是魔鬼”,"恨"隐而后发,伺机报复,一发便易引起狂涛巨浪,往往有预谋。"恨"容易让头脑失去理智,本来具有的智慧统统消失不见,而做出令人惋惜的愚蠢行为。
恨不能硬压下去,而要用智慧去化解。否则,就会像火山一样不断蓄积可怕的能量,越是强忍,累积的能量越多,总有一天会爆发。如何对治嗔恨心,唯以慈悲之心的力量来化解。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不尽如人意的人或事,一昧地怨恨并不能解决问题,将怨恨转成慈悲的甘泉,勇于化解生活中的挫折与痛苦,才是有智慧的表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恨”这个“敌人”,是制胜的第一步。
人世间的以恶治恶,无法起到根除邪恶的效果;当一个人能用他的慈悲心去感化敌人的时候,那种能量是比刀剑更强有力的武器。
以宽容与忍让接纳对方的攻击,以微笑回应俗人们的讽刺与挖苦,以包容对待他人的误解与过失。不急不躁,忍辱不辩,对众生之苦充满恻隐与怜悯之念,淡然而无畏,慈悲而祥和,那就是觉者永恒的心态。
慈悲待人并不需要过多的话语,微微一笑就能把慈悲的善念传达给他人。慈悲是一种真实的能量,它能溶化人们内心的冰雪。
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或人与人之间的隔垓,除慈悲以外的任何方法,都无法让其得到彻底的解决,这是因为缺乏能量的缘故。但是慈悲的力量却能化解一切冤缘,使人世间的一切因果回圈得到善解。慈悲之光胜过千言万语,它能使心灵之间的怨恨与隔垓顿时消失于无形。
改变自己的心态,不纠结过往,不恐慌未来。活在当下,放开自己,放开别人。没有什么恩怨不可以释怀的,没有什么恨不可以解决的。人生就是追求生与活,就是享受当下,享受生活中的人与事,享受生活过程中的快乐和不快乐。
恨就是一种不仁慈的意识心,中了此毒的人,人生自然是苦多乐少,要解此毒,最好的方式就是悟道,让自己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了解自己和众生,并不是我和与我之外对立的关系时,你的恨就会减少,若真去除了我执与法执,做到了无我、无人、无众生相,也就不会再生嗔恨心了。
分享让知识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