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大学(兴国网)

‌中华道德七常观——中华神龙与生命之树

时间:2025-02-17 18:40点击:36

  原创 兴国网 共同主义哲学 2025年02月16日


  圣人言:道德仁义礼智信,叫中华道德七常观。

  一

  当今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成为时代需要和既定国策。

  从第一轮儒法为主面向小孩子启蒙的前三十年(1980-2010),主要是守旧复古;迈向第二轮道德为主面向成年人精神的后三十年(2010-2040),主要是守正创新!

  可以说,国学热经历儒法二显学的无道缺德、诚信缺失、坑蒙拐骗的虚假繁华之后,正在越过庸劣塞道、道貌岸然、文化唱戏的波谷实现快速转型,走入尊道贵德、文化先行、道法自然、诚信回归的文明新时代。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双创二结合的文明转型能否成功,关键是对中华道德的正确理解。

  二

  那么,什么是道德呢?

  在国学界,人们最常听到儒家讲的仁义礼智信,误以为是道德,叫伦理道德。仁义冒充道德,叫伪道德。

  有人问朱老师:仁义礼智信分先后顺序吗?在仁义礼智信的伪道德之外,还有真道德吗?

  朱老师答:当然有。比如,老子《道德经》讲道德仁义礼智(前识者)信,叫自然道德。这里的道德,就是真道德。

  在《西游记》里,天仙孙悟空与地仙镇元子相斗,最终结拜为兄弟,就是道德与仁义相结合的典范形式。

  三

  如何正确理解道德仁义礼智信的本末先后顺序呢?

  朱老师总结提出有两种解释模型:中华神龙,生命之树。

  其一,传说的中华神龙。

  道为首,德为身,仁为纹,义为爪,礼为尾,智为风云,信为崇拜,叫神龙模型。

  在中国,神龙传说由来已久,深入人心,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和文化共识。由于只是神话传说,加上叶公好龙者众,对神龙传说缺乏正确认知,最终沦为一种拜龙求雨、舞龙表演的民俗游戏。

  其二,现实的生命之树。

  道为根,德为干,仁为叶,义为枝,礼为花,智为果,信为种子,叫树状模型。

  必须指出,中华道德七常观,原初概念出自老子《道德经》和吴承恩《西游记》。但是,关键是备物致用,立象成器,以为天下利。

  朱老师提出上述两种模型理论和形象表达,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不仅把道讲鲜活了,还能现实用起来,无疑是守正创新的原创哲学成果。

  四

  有道是: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第一篇)

  关于道德与财利的关系,以生命之树求解如下:

  道真根,德正干,义利枝,仁心叶,礼仪花,智慧果,诚信种子。

  道为根本,财为义枝,道先财后,无中生有。反之,为财求道,财尽道亡,有也变无。

  在道根与义枝之间,联系的是德干!道根生干,德干生财!多言数穷,一群人坐而论道求财,不如起而实干!

  五

  有人说:

  学术江湖者,虽学问皮毛,文墨粗通,却绝非等闲之辈。他们大都是聪明过人,不学而有术,有趋炎的敏锐,附势的机灵,投机的精明,功利的勤勉,善于自吹自擂,惯于鱼目混珠,长于以假乱真,以大量制造学术垃圾为生存之道。其中最厉害的角色,当属学、官、商三栖人物。

  朱老师答:

  儒术是叶。高老师为君子儒,砖家叫兽贪官为小人儒。儒术一家,正邪不同。君子儒是新叶,小人儒是烂叶。叶新助枝壮,叶烂枝枯又生虫,官商学腐败,仁义任性之罪也!

  先秦三圣学,道墨儒皆以修身为本。故当以道莅天下,文化先行,尊道贵德,培元固本,合理修剪枝条,勤于杀虫除菌,清除枯枝败叶,才能实现枝繁叶茂,花果飘香,长治久安也!

  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为道,注重根本,生命之树长青。下德为德,无根之木,不可持续。

  墨子以德修身,缺乏大道思想,代之以个人智慧,最终乞求于鬼神来奖善惩恶,不了了之。这种理论不彻底,德治为上,人定胜天,终究无道,结果人亡政息,瞎折腾。(朱云川)

  

  关注朱老师微信和公众号,觉醒不分早晚,余生一路同行!


共同主义ABC赞赏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