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大学(兴国网)

中国社会人群的精神需求(全文)

时间:2025-03-07 18:23点击:38

‌  作者:朱云川

  

  当代中国社会,在精神上明显分成七大人群:成功者,失败者,混世者,青少年,大学生,中年人,老年人。

  分析一下,他们的精神痛点、处境与需求。

  其中,成功者自以为是,不听我们的;混世者道听途说,信步乱走;青少年学什么得听学校安排,都不是圣贤教育的对象。

  反之,帮助失败者咸鱼翻身,再创辉煌,或者换一种评价体系和生活方式,让他们活得不那么压抑,不自杀轻生,也是救人功德。

  大学生失业严重,现在就是一群有知识的无产阶级,他们是最想经济独立、社会成功和受人尊重的一群人。

  个人奋斗只适合少许天才,啃老继承家业也只适合官二代富二代。

  大多数青年人的前途命运,还得靠共产主义ABC制度化。

  中年人主要是职场、家庭、健康、子女教育带来的精神压力。职场上先不说,后三个都与圣贤道德有关。

  至于老年人,目前都有退休金,基本上是混吃等死,每况愈下,能不能在精神上提升档次,获得更有趣的快乐人生呢?而快乐可以使人长寿,成就圣贤可以长生不老!

  在中国,最有教育资源、经济财富、组织执行力的是官学。官学几乎啥都有,就缺共产主义理想、道德、文化、真理,以至于犬儒主义盛行,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腐败高发,精神缺钙。

  长期以来,官学被骂为砖家叫兽,在社会上不受人尊重,挺不起精神脊梁,能不能给他们精神补钙、哲学壮胆呢?

  另外,反腐败成功最根本的不是制度,而是思想上不想腐,这得靠道德哲学共识,才能自律。

  ——把这些事情想明白了,圣贤救世就是为人民服务。满足人民正当需要,才是我们当代圣贤人才团队正确努力的方向和方法。

  (兴国网)


共同主义ABC赞赏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