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大学(兴国网)

‌褚蓥:我为何选择离开慈善圈

时间:2024-04-30 07:51点击:129

‌褚蓥:我为何选择离开慈善圈


最近有些人在挖我的背景,发现我原来参与慈善研究,后来竟然就转向哲学研究了。他们对于我的这一段人生经历十分好奇。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从11年前后进入慈善研究方向的。我的第一本个人专著是《美国私有慈善基金会法律制度》,这本书为我打开了慈善研究的局面。

在这本书出版后不久,我收到了清华NGO研究的邀请,邀请我去做博士后研究。毕竟,在当时,国内学界在西方慈善法律研究还是很缺人的。而我的这本书,补上了国内对西方慈善相关法律研究的空白。

紧接着,我又写完了《美国公共慈善组织法律规则》一书,并在几年后顺利出版。

在这个时期,我还组织人员编译完了《欧亚三十二国基金会法律精义》一书,并正式出版。

在展开慈善法律研究的同时,我还展开了对慈善募捐的研究。我从小爱看营销类书籍,对经济市场也特别敏感。而当时慈善组织大都缺乏市场营销的理念,不会用市场化的手段向捐款人展开募捐。所以,在当时,我编写了《募捐成功宝典》《新募捐的本质》等一系列募捐手册、教材,并在多家媒体上,包括《公益时报》《南方都市报》《广州青年报》等开了一系列专栏,向慈善组织介绍国外的募捐技术。

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16年前后。

在这个过程中,我收到了很多邀请,到不少大小机构担任了专家顾问、募捐咨询委员等。同时,我也经常以专家身份出席各种官方活动,为政府决策提供意见建议。比如,全国人大在《慈善法》立法过程中,曾向我发函,邀请我提交书面意见。

2014年,我从清华博士后站出站,来到华南师范大学任教。这是我人生转折的开始。

到广州后,我对南方诸市展开了调研。我前后跑了几十家社会组织,访谈了几百人。期间,我又多次北上,借寻访故友的机会,对北方的一些机构进行访谈。

结合这些访谈内容,我发现中国当时的慈善模式与中国社会的现实之间存在着重大的张力。简单地说,就是中国慈善圈向往西方道路,希望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西方式的共同体,而中国社会却始终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社会。

我不认为中国社会可以被做这样的改造。这样的改造,会造成众多的人间悲剧。这是中国历史已经反复证明的。

中国人只能走中国道路,而不能走西方道路!

所以,中国慈善圈要走的道路根本就不可能解决中国社会面临的问题,反倒会造成更多的社会问题。

基于我的这些调查和思考,我写出了《反思慈善改革》一书,并在2018年出版了。

实话说,出版这本书,我是冒了很大风险。中国慈善圈在当时正日渐变得西方化,从上到下都沉浸在对西方模式的狂热追捧之中。比如,在当时,乃至如今,大家爱谈社会企业,喜欢搞社会投资,甚至尝试引进社会影响力债券。这些模式都是新自由主义这条根脉上生出果实,一旦在中国落了地,将产生什么负面影响,不言自明。

在这么一个大背景下,我出版了《反思慈善改革》一书,首先提倡要结合中国社会现实,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入手,区分中国的慈善与西方的公益,重新理解与界定中国的慈善事业。我的这一行为是冒险的。我在这本书的前言中写道:“我要大胆的将这些东西讲出来,呼吁大家都来反思我们的慈善事业。当然,为此我也做好了去城外磨玻璃的准备。”

果然不出我所料。在这本书出版后一个月左右,慈善圈的一群大佬在珠海召开一场慈善教育研讨会。而这场会议果不其然的最终演变成了对我的观点的批评会。

我听到了这个消息时,感觉十分有趣。国内慈善圈大佬的不顾民情民意,只顾门户私计,竟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

作为在慈善圈已经呆了有七八年的老人,我清楚地知道国内的不少慈善机构多多少少与国际,特别是美西方有联系。这些机构及其管理人员拿了西方的钱,接受了西方的理念培训,为西方人说话、办事。

换句话说,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慈善圈中的一些人表面上说的、做的是慈善,其实是西方的马前卒,为西方改造中国社会甘效犬马。

而他们为了捍卫既得利益,党同在一起,大力排斥异己,压制不同的声音,而枉顾中国社会的基本现实。他们所想的是自己口袋里能不能多装一点,而丝毫不顾自己死后,中国社会是不是洪水滔天、中国人民是不是遭受苦难。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我始终认为,君子要为天下大义奔走呼喊,而不应为谋取自己的私利而党同伐异。

只有把天下大义时时放在自己的心头,把慈善事业,当然也包括慈善研究,当成天下之公器,才可能得到民众的真心认可,也才可能实现慈善的本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我当初主张慈善的市场化转型便是出于这一目的。但显然当时的一些主张是我在对中国现状不了解的情况做出的。所幸的是,后来我在深入扎根基层后,及时改正了这些看法。

而令人遗憾的是,慈善圈的这些人并没有像我这样的思想历程。他们把慈善事业,包括慈善研究搞成了纯粹的门户私计。

在认识到这一点后,我果断写出了《反思慈善改革》一书,以表示我与这群人割席。

而且,为了表示与他们的割席,我也先后停掉了报纸专栏,拒绝了大量会议、论坛邀请,回绝掉了不少专家头衔。我并不缺少这种世俗的名利。在天下大道面前,这些世俗的名利就是粪土,毫无价值。

君子不该专注于对当世名利的求索之上,而应该把精力放在提升自己,并反哺社会上。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这是我做人的基本准则。我想,每一个真心诚意为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努力的人士,当有着与我一样的行为准则吧。

所以,虽然我当时有一些空名头,但我还是选择急流勇退,埋头读书,潜心钻研中国传统学说与西方哲学。我一心想用我的学问来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以上就是我离开慈善圈的来龙去脉。

(南山老人 南山学脉 2023-02-28)

【作者简介】

褚蓥,网名南山老祖、南山老人。清华大学哲学博士后,现为某大学教授。儒家新精英主义首倡者,南山学脉创始人,《捭演论》作者。首倡儒家新精英主义,为中华本土精英发声,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中华民族崛起大业。

来源:《新国学月刊》2023年3月,第38-40页。

共同主义ABC赞赏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