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大学(兴国网)

‌南山老祖:我的一个阳谋,你能看透吗

时间:2024-05-20 15:00点击:147

‌我的一个阳谋,你能看透吗?

原创 南山老祖 南山学脉 2024-05-20


我有一个阳谋,要从《论语》说起。

有很多人解读过论语,包括:孔国安、朱熹、王阳明、蕅益大师、钱穆等。

这些大师的解读都很高深,不易搞懂。

究其原因,是因为论语中有两个很高的理解门槛:

第一,论语由一句句看似相互独立的句子组成。

论语的每一句组成一个独立的章节,有独立的意思。

这也就构成了第一个门槛:结构零散,没有整体观。

前辈大儒在解读论语时,不对整体结构做出解释,而只从每一句的意思入手,单独解释这一句。

很多读者在读完旧的解读本后,没法对论语形成一个总的观感。大家仿佛只是读了一堆箴言,记住了少数几句古文,却不知道论语到底要讲一个什么主题。

第二,论语中的句子大都没头没尾,没有对象。作者也不介绍这些句子的历史背景、讨论对象。

这构成了第二个门槛:没头没尾,缺少背景介绍。

前辈大儒在解读论语时,大都直接从句子本身的内涵讲起,对历史背景、谈话对象等皆不做介绍。

比如,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解读这句话时,要是不给读者补上历史背景,也不讲这句话的谈话对象,而直接按照朱熹等人的解读方式,解说孔子在骂花言巧语的小人,那么,读者只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看得一脸懵逼。

针对论语的这两个门槛,我苦思良久,写出了《论语章句心解》。在书中,我做了如下大调整:

第一,按照逻辑关系,把论语的每一句都串了起来。

通过多年仔细研究,我发现论语中暗藏着前辈大儒没有发现的三大现象:

首先,论语各篇之间存在明显的逻辑关系。

比如,这是我总结的前十篇的内容。

学而第一 总纲

为政第二 目标:君主之德

八佾第三 现状:礼崩乐坏

里仁第四 行动:士人内修

公冶长第五 行动:聚集同道

雍也第六 行动:参与实践

述而第七 行动:教学相长

泰伯第八 行动:出仕从政

子罕第九 怀念:难忘师恩

乡党第十 后序

仔细观察这十篇内容,可知它们是按照这样的线索编排的:提出目标-阐述问题-提出对策-做出总结。

其次,论语每一篇的头尾两章是相互呼应的。

比如,《学而第一》的第一章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而最后一章是: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两章都在重点阐述“别人不知道我们”一事,存在明显的逻辑上的对应关系。

这种情况在论语各篇中普遍存在。

最后,论语各章,特别是前十篇的各章之间,两两对应。

比如,《学而第一》的第二章是: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第三章是: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在这两章中,第二章在夸孔子培养的都是些忠义之士,第三章在骂老贵族花言巧语,没有真心。这就形成了一正一反的对应关系。

将这三个现象整合到一起,我们可以整合出论语中所有句子间的一条清楚、顺畅的逻辑线索。

按照这种方式编写对论语的解读,论语便成了一本内容清楚、逻辑顺畅、结构完整的书。

读这样的解读本,再也不会出现读完全本,都还没有形成一个总的观感,不知道论语到底要讲一个什么主题的情况了。

第二,大量增补历史背景,增加缺失的对象。

比如: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这句缺少的内容有两点:1.历史背景,读者不知道孔子是在什么情况下讲了这句话。

2.讲述的对象,读者不知道孔子这句话是说了谁,又是对谁说得这番话。


请看我的解读:

孔子对自己的弟子,也即士人说这样一句话,是在要求他们不要做一个巧言令色的人。那么,孔子又何出此言呢?莫非孔子的弟子中出了巧言令色之徒?

这就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了。众所周知,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功利之风大盛,名利之徒得高位,道德君子(士人)反受冷落。所以,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诸侯及其宗族成员大都是满眼功利,为求名利不择手段、“巧言令色”之徒。

孔子以为,士人的行为作风应该与这些旧人截然不同。如此,士人方能开新风。

所以,他对自己的弟子说:“那些旧人都是些巧言令色之徒,他们心里都没有仁爱的情感。”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我们这些士人代表新时代,要积极主动站出来,引领社会走向仁爱的新路。”

这么一补充,还会有人读不懂这句话吗?

通过上述两个改动,就算是对儒学毫无经验的新手小白,一翻开论语,就能读得懂。

这样一来,论语就从一本充满神秘色彩的儒家经典,变成了一本可以直接上手的手册。

这有利于论语的推广。

将论语手册化,推广论语,正是我复兴文化的一个阳谋。


共同主义ABC赞赏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