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大学(兴国网)

‌张翼远:中医之道,首在治心

时间:2024-04-26 10:02点击:123

  ‌张翼远:中医之道,首在治心

  原创 三线定乾坤 股与道十三篇 2023-01-01


  中医讲究中和之道,正所谓寒者温之,热者寒之,盛者平之,都讲求平衡,平衡正是中医的治疗之道。

  “一阴一阳之为道”,道家哲学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事都存在着两面性,简单点说就是世界就是由阴阳或者正反两方面构成的。中医是一门中和的学问,以平常之法应对万千变化。而这些变化中中医最关紧的是气化功能,人活一口气,气虽为无形,但却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我们身体各个部位灵活之运动,全凭气的功能正常与否,而气有正气、邪气两种表现形式。

  中医“正气”指的是人体的正常功能活动以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具有维护自身生理平衡与稳定的功能,正气是存在人体内具有抗邪御病作用的各种物质的总称,所概括的物质主要是气血精液;中医“邪气”即病邪,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包括存在于外界或由人体内所产生的某种具有致病作用的因素。下面我们具体来说明:

  正气又简称为“正”。中医发病学认为内脏功能正常,正气旺盛,气血充盈病邪难于侵入,疾病无从发生。正气的作用是抵御外邪,预防疾病,若正气强盛。则病邪难于侵入,或侵入后即被正气及时消除,一般不易发病,即使发病也较轻浅易愈。自然界中经常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致病因素,但并不是所有接触的人都会发病,都是正能胜邪的结果。当正气不足,或邪气的致病能力超过正气的抗病能力的限度时,邪正之间的力量对比表现为邪盛正衰,正气无力尽快修复病邪对机体造成的损伤,及时调节紊乱的机能活动,于是发生疾病。

  中医学十分重视正气在发病中的主导地位。认为“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而发病,这就突出了正气的弛弱在发病中起着主导作用。致病邪气是无处不在的,但只要正气充足,纵然有邪气的存在,也是不能伤人发病,只有在正气不足或者邪气致病能力超过正气的抗御能力时,外邪才会乘虚侵袭而发病。因此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邪气又称为“虚邪”、病邪等,是对一切致病因素的统称。中医学中的邪气,包括内伤五毒(怨、恨、恼、怒、烦),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邪气是发病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的条件下,甚至可能起主导作用。

  中医在治疗疾病时概括为扶正与祛邪两大法则。疾病的发生与正气的虚弱有着密切的关系,扶正不能忽视祛邪,因为祛邪能消除致病因素,故前人有“正足邪自去”。

  列子是道家人物,相信人之身体只是臭皮囊——唯有得道之后,才可能称之为真人。道家认为,无论是修道还是得道,其实就是修心,而修心就是为了让“心”发生蜕变,从而可以实现脱胎换骨。而这种蜕变,其本质就是透过各种纷杂的表现看事物的本质,回归“本心”。

  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心是主宰人的思想和思维活动,这与现代科学研究发现人的思维活动不全在脑,而在于人的心灵的新发现相吻合。

  《黄帝内经》中“神”的概念十分丰富,心即神。《灵枢·本神》云:“两精相搏谓之神。”人之生源于父母之精,神在两精相合形成新生命体的同时也产生,即“形具而神生”。神是生命活力的集中体现,其存在与产生以形体为基础,由精、血、气化生,又统驭着精、血、气及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是生命活动的主宰。

  针灸治病中,《黄帝内经》认为,“凡刺之真,必先治神”。故在临床中,医生必须先治其神,后调其气,使神气相随,手法形神合一,方能针刺得气取效。同时要求医生进针前,先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专心致志,注意力集中在病人和毫针上,细心体察疾病的虚实,把握最佳诊治时机。无论针刺深浅、穴位远近,贯注针下,精神专一。同时也强调病人之神对于治疗的重要性。《素问·汤液醪醴论》云:“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治疗疾病要首先了解病人的思想动态和心理活动,使病人解除顾虑,心神安定,血气和,经气易至,见效快捷。施术过程中医生应当密切观察病人的神态及其对针灸的反应,通过控制病人精神的方法,使病人排除杂念,入静守神,引导经气直达病所。目为心神之使,通过医患眼神的交流,可达调整和控制病人神气,促进经气运行的目的。

  药王·孙思邈《大医精诚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提出治病首在治心,不治心的中医不是真正的中医。

  ​ 分享让知识更有价值

来源:《毛泽东人民大学》2024年4月26日,网站收录。


共同主义ABC赞赏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