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大学(兴国网)

‌废除私有制的共产主义新社会

时间:2025-03-22 10:55点击:13

‌  ‌废除私有制的共产主义新社会

  作者:朱云川

  问:废除私有制的共产主义新社会,是什么样的?

  恩格斯答:

  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地和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产业教育、变换工种(职业轮换、干群轮岗、城乡互动)、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工农、脑体、)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这就是废除私有制的主要结果。

  相关文章:解读经典: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第二十个问题


  根据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第二十个问题的结论,写一篇展望共产主义新社会的文章。

  《展望共产主义新社会:理想的极致形态》

  

  在人类社会演进的宏大叙事中,共产主义新社会宛如一颗最耀眼的星辰,高悬于历史发展的苍穹之上,散发着无尽的魅力与希望。

  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的阐述,为我们清晰地勾勒出了共产主义新社会的美妙轮廓,让我们得以满怀憧憬地展望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社会。

  

  一、共同联合体与生产力的协同发展

  

  共产主义新社会的基石是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这一联合体的存在,标志着人类社会关系的根本性变革。

  在这个联合体中,生产力的利用不再是杂乱无章、各自为战的局面,而是全体成员共同且有计划地进行资源调配与生产组织。与资本主义社会相比,这是一种质的飞跃。

  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受市场逐利性的盲目驱使,企业和个人为了利润最大化,往往忽视整体社会需求,导致生产的无序与失衡,经济危机周期性地席卷而来,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动荡与破坏。

  然而,在共产主义新社会的共同联合体里,成员们如同一个有机的整体,犹如一个精密协作的超级机器中的各个部件,彼此配合无间。他们依据对社会全方位需求的深入洞察,精心规划生产力的布局与发展方向。

  这种协同发展的模式将推动生产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规模,足以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无论是物质层面的衣食住行,还是精神层面的文化艺术、教育科研等需求,都将得到充分的供应。

  在这个社会里,不会再有因资源匮乏而产生的饥饿、贫困与困苦,也不会存在因过度逐利而造成的生产过剩与浪费。每一个人的需求都被视为社会整体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确保每一个人都能平等地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

  

  二、社会公平正义的全面实现

  

  共产主义新社会将彻底终结牺牲部分人利益来满足另一部分人需求的不公平现象。在历史上的阶级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这种不公平是其制度的固有弊病。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积累起巨额财富,导致贫富差距悬殊,社会阶层分化严重。富者穷奢极欲,贫者挣扎在生存边缘,社会资源分配严重失衡。

  但在共产主义新社会,阶级和阶级对立将被彻底消灭。这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平等世界。所有人在政治、经济、社会地位等各个方面都处于平等的地位。

  社会资源将依据公平公正的原则分配给每一位成员,不再有特权阶层与弱势群体之分。每一个决策都将以全体成员的利益为出发点,每一项政策都致力于保障所有人的权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

  这种公平正义如同阳光普照大地,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能在平等的环境中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

  

  三、人的全面发展:多元融合与才能的全方位绽放

  

  共产主义新社会将通过一系列变革,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其中,消除旧的分工是关键的一环。

  在资本主义社会,旧的分工模式将人束缚在固定、单一的工作岗位上,工人成为机器的附属品,农民局限于传统的农耕劳作,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城市与乡村的居民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差距。

  然而,共产主义新社会将打破这些束缚。通过产业教育,每一个人都将接受全面系统的知识与技能培训,具备适应多种工作岗位的能力。职业轮换、干群轮岗、城乡流动将成为常态。

  例如,一位原本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通过产业教育后,有机会参与到工业生产、文化创作甚至是社会管理工作中;而城市中的脑力劳动者也可以到农村从事农耕生活,将现代科技与农业生产相结合。这种多元的融合不仅丰富了个人的生活经历,更重要的是,它全方位地激发了人的创造力和潜能。

  

  四、工农、脑体、城乡的有序融合

  

  工农脑体城乡的融合也是共产主义新社会的显著特征。

  在这个社会里,工农之间不再有身份上的隔阂,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将有机结合。城市与乡村的融合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城市不再是资源高度集中、环境拥挤嘈杂的地方,农村也不再是落后、封闭的代名词。

  城市与农村将共享优质的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人们可以自由而有序地在工农之间、脑体之间、城乡之间互动往来,在不同的环境和工作领域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共产主义新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正常状态,是一个全面战胜了资本主义产能过剩、产品过剩、知识过剩的社会危机的道德经济时代,必然也是一个生产力足够发达、公平正义得以真实贯彻、人的全面发展成为现实的美好家园。

  总之,实现共产主义这一伟大目标的道路并不漫长,且生活充满创意、乐趣和幸福,恩格斯所描绘的这幅宏伟蓝图犹如一座灯塔,始终为人类前行的道路指明方向。

  今天,在向着共产主义新社会迈进的现实奋斗征程中,每一个积极探索、勇于奋斗的脚步都在推动人类向着自由、平等、全面发展的崇高目标不断靠近。

  

  关注朱老师公众号,觉醒不分早晚,余生一路同行!


共同主义ABC赞赏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