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大学(兴国网)

‌郭向锋 | 共产主义实践研究纲要(连载2)

时间:2024-04-02 08:25点击:147

‌郭向锋:共产主义实践研究纲要(连载2)

【编者按】郭向锋同志的大作《共产主义实践研究纲要》内容丰富,思考深入,当然也有一些理论不彻底、值得探讨的地方。为引发读者对共产主义实践理论的关注,帮助更多的人民完成独立思考、自我教育,本刊拟分4期连载,按1-56-89-1213-15章连载。特别告知!


六、共产主义时代人类的精神家园

(一)诗意栖居、桃园世界的梦想将变成现实。

在未来的共产主义时代,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创造出了丰富多样的物质财富,使得按需分配的公平性原则得以充分体现,并得到法律制度的保障和巩固,从而使人类物质需求得到满足。而在此基础上,人类就具备了追求更高道德精神生活的条件和愿望。人类自由联合体的紧密协作精神催生了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爱护的集体主义之花,使人们生活在一个团结友爱、和谐温馨的社会大家庭中,人人心情舒畅,个个意气奋发。大公无私、舍身忘我的崇高境界油然而生;善良人性、淳朴民风自然回归;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我一体的大圆融境界浑然天成。这难道不是超越了任何物质财富、任何功利目标的最大的幸福吗?

当人类从物质的奴役中彻底解出来的时候,就不再为吃穿住行这些基本需求而奔波、担忧,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即变成了现实。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特长爱好、尽情发挥;才艺展示、淋漓尽致;创造发明、大力鼓励;思想文化、自由表达;独特个性、尽情挥洒;管理有方、勇于担挡;选贤任能、群贤毕至。在共产主义大家庭,一切正当的需求,不会有任何人为设置的禁区。这,就是自由公平的真义所在。

在共产主义时代,劳动创造的机械性和功利性将退居幕后,其精神性和诗意性及理想性将会站在台前担任主角。比如居住环境,人们不再单纯追求它的实用性、空间性、坚固性,而是开始追求它的艺术性、审美性、人居和谐性。城乡的整体建筑将会被纳入到作为整体的城乡空间中,追求一种融艺术、生态、哲理、民俗、历史文化、时代风情于一体的美感享受。

届时人们会把中国园林的理念扩大到每一座古城和古村落的修复和重构之中,打造“花园民居”、“花园工厂”、“园林城市”、“园林乡村”、“山水城市”、“山水画乡"、“童话城”、“梦幻村”、“百花竞秀园”、“万木葱茏林”、“花果山”、“金穗(小麦)农场"、“红高梁风景线”、“禾下乘凉梦之园”、“千里稻花香之家”。这样通过对城乡空间艺术化的营构,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艺术化、理想化的美学追求。

构画一种诗情画意的境界,即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有开有合,有动有静;有隐有显,有光有色。从而把无限美妙的意韵寓于有限的空间之中,使人在一种宁谧美好的环境中神清气爽的劳动、生活、游览、观赏,领略建筑艺术和自然造化那迷人的魅力。同时也为人们营造最美的、最大的休养生息的诗意空间。人们在蓝天白云下;在绿树红花中;在湖光山色里;在燕语呢喃中;在亭台楼阁中;在绿草如茵中;在鲜花大道上,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无限风情和人类造化之美。

(二)诗意的劳动和悠然的休闲形成新的时代风尚

在共产主义时代,全体劳动者都处于平等地位,职业工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收入差距也不会过大。劳动成了人们光荣而神圣的义务,成了人们共同创造幸福生活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

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因为是由自由联合体组成,人们精诚协作、默契配合,互帮互助,充满了和谐和关爱,没有任何无谓的内耗,也没有任何的强迫和不情愿。

劳动就是一种自觉、一种义务,是全体人民过上平等幸福生活的有力保障。既使个人的发明创造也是基于人类幸福便利的生活而展开的,是神圣的责任感、义务感、良知促成的。他们创造性的劳动,会成为人类的福址而受到大众的尊敬和爱戴,而这种真诚的精神激励机制会更加激发他们创造的激情,成为创造者源源不断的内生力。

政府、所在单位会为劳动者提供更美好的工作环境、上升平台、福利待遇和人文关怀,使劳动创造者深切地感受到主人翁的自豪感和大家庭的温馨感。劳动创造,充满了诗意!充满了温情!充满了幸福!

(三)以创新发展带动各类人才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在未来的共产主义时代,城市发展的建设规划将会有更为宏伟的蓝图,总体发展更趋合理。城市总体规划要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和组织城市各类建设项目,采取适当的城市布局结构,并落实在具体的土地属性划分上(雄安新区15分钟生活圈即是典型)。

妥善处理:中心城市与周围地区及城镇的关系;生产与生活的关系;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新建与改建的关系;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平时与战时的关系;需求性与可能性的关系。

使城市建设规划始终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并使其发展方向与社会经济发展方向、步骤、内容相协调,取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在此过程中,要不断推动城市与周边的创新发展,建立广泛的高新区。要推动高新产业、优势企业、优势资源向高新区集中以创新发展。

建立政府主导、业主开发、政企共建、项目先进的运行模式,支持高新区建立局域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孵化器,搭建产学研联合创新平台,形成技术创新强势聚集区。为各类科技文化人才搭建展示才能、发挥才能、不断创新的最佳平台,使人尽其才,物尽其利。

(四)打造简约休闲式城市模式。

共产主义时代,人类的生活将呈现出简约快捷、节能环保、悠闲放松的特点。所以未来城市、乡村的建设规划肯定会打造多样化、艺术化、个性化的建设项目,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元化的休闲需求。

(五)打造“艺术修闲、美学修闲”的现代化城市、乡村。

在具体进行休闲项目的打造上,大量引入文化艺术、美学的思维,创造壁画、音乐、微景观、雕塑、山水、时尚走廓、科技漫游、未未空间实验室等项目。在搞好旅游、度假、娱乐、健身、购物、文艺、再教育等等休闲文化项目的基础上,营造一种关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升人的精神品质的一种休闲经济发展模式。如打造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餐饮休闲。

通过弘扬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中种类丰富、独具风情的特点,建立美食城、农家乐、茶楼、各地菜系、露天营、夜景营、主题餐饮等项目。通过对传统民俗文化、工艺美术的传承创新,打造休闲观赏、休闲购物模式:刺绣、丝绸、陶器、香包、书画、雕刻、彩塑、剪纸、汉服等。充分利用中国传统的节庆文化、礼乐文化、祭祀文化的历史资源,丰富和充实日常的节庆生活。

利用近十五个主要节日:春节、上元节、龙抬头、社日节、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下元节、冬至节、除夕节等等节日,弘扬古老的传统文化项目,民族音乐、民族戏曲、曲艺、山歌、古文、诗词曲赋、书法国画、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民族服饰、民俗生活、规程礼仪等等。以此丰富自然与人文、祗敬感德、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礼乐文明的深邃内涵。

利用中国地域差别大、动植物资源多姿多彩的特点创建:植物园、药圃、奇花异草展示园、鱼塘、鸟市、天然动物园等等项目。利用乡土文化各具地域风情特色的优势,打造农耕文明和地域文化特色,打造乡土文化品牌。以乡愁、乡情、乡望为主题,建造和展示:知名古建筑、古文化、古风俗、古技艺等等项目。

与此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红色文化最丰富最感人的特色,以坚定人民的信仰,鼓舞人民的力量,缅怀英雄业迹,振奋民族精神。为此要打造好红色研学旅游项目:陈列馆、展览馆、红色走廊、主题公园雕塑、红色广场、军事文化体验基地、国防民防科目等,为体闲文化增加更深的思想内涵、注入强大的精神能量。

(六)打造更加美好的智慧农业、生态农业、立体农业,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大众的生活。

在未来的共产主义时代,人们宜充分运用农业科技,积极推广智慧化农机、病虫害远程诊断、农用航空、精准灌溉等新技术,实现农业生产在线监测、精准作业和数字化管理。

建立立体高效农业,进行立体种植、立体养殖、立体复合种养。可以通过“龙头企业(公司)十合作组织十基地十农户”的模式进行。种植产品用作人的消费、喂养畜禽、黄粉虫;产生的粪便用以生产沼气、水生植物,净化回收;黄粉虫、水生植物用以喂养畜禽、鱼类;种植、养殖产品加工产生的废弃物用来喂养黄粉虫、畜禽和水产品。以此进行立体开发,循环利用。

同时,还要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农闲农业、临空农业、创汇农业。届时农村将建立集观光旅游、技术展示、科普教育于一体的高科技农业精品主题公园。将园林艺术、园林景观、载培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使之形成具有完整景观体系和旅游功能的新型农业景观形态。

打造一体化稻田田园综合体,立足稻田十农业体验,建设竹稻艺术中心、稻作文化博览园、稻作文创集聚区等项目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建立现代农业区域:优势农业区、生态农业区、林业区、畜牧业区、农业产业园区、园林景观设计区、功能区规划区、生态农庄、生态农家乐饭店、民俗文化区等等,使新一代农民既拥有美好的劳动环境和休养生息环境,使人们在诗意中劳作与享受。

(七)共产主义时代将开辟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带给人类全新的、无比广阔的生活新天地。

共产主义思想与实践将会彻底扫荡一切腐朽没落、卑鄙丑恶的思想行为,代之而生的就是共产主义的新道德、新观念、新风尚。人类将会充满堂堂正气;充满积极向上的奋斗力量;充满朝气蓬勃的时代风貌;充满改天换地的战斗豪情;充满实现价值的乐观主义精神;充满积极奉献的大公无私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合力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在这全新的世界里,金钱至上的价值追求将化骨于无形;资本华丽的伪装将被焚烧殆尽;权钱的交易黑幕将被看不见的大手牢牢地嵌紧;金钱、权力决定身份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资本对思想文化、流行价值的操纵的平台将彻底瘫痪;一切违法犯罪的恶行将逃不过人民大众的“天眼”;面对物质财富的巨大诱惑,觉悟了的人民决不会上消费主义的贼船。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千千万万劳苦大众站在了前台!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嗜血成性的资本主义将被抛进人民革命的汪洋大海!人类历史,定将重写!人类文明,必将重启!

1.“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义务劳动将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一切无偿的公益活动将形成崭新的时代风潮。

所有的项目如:生态环保、社区乡村服务、文化科技知识传播、阳光型公益活动、慈善活动、社会援助、社会治安、紧急救援、青年服务、专业服务、社团活动、文艺活动、国际交流等服务项目,都活跃着义务工作者忙碌的身影,回荡着他们亲切的话语,留下他们辛勤的汗水。这一切行动,都在形象化地诠着大公无私、助人为乐、勇于承担、乐于奉献的共产主义思想境界。

2.创建共产主义时代的好家风,打造文明幸福之家。

在共产主义时代,作为社会有机体的家庭,其成员关系将会更加美好、和谐,由经济、教育、抚养、继承权等引起的诸多问题将会迎刃而解。一种健康优良的好家风将会诞生:涵养道德,追求真知;诗礼传家,文化传家;勤俭持家,孝亲敬老;邻里和睦,互帮互助;夫妻恩爱,教子有方;明事知礼,善良宽容;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并根据以上行为表现进行“传承共产主义好家风”、“光荣之家”、“道德楷模之家”评选活动,以起到弘扬新风、完善家庭的舆论导向作用。

3.倡导个性的自由发展,创造多姿多彩的绚丽人生。

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类将迎来思想的大解放,一切由资本主导和操纵而形成的精神枷锁将被打开,被禁锢思想囚笼也将被彻底打碎,代之以无经济贪欲和功利目的的自然而全新的物质精神生活和思想观念。

人的经济解放了,思想解放了,个性也得到了解放,获得了空前的身心自由。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由于受政治、社会伦理相结合的影响,普遍追求世俗所推崇的的思想与人格,看似正人君子,道貌岸然,稳健沉着,不敢越雷池一步,深受社会、家庭的认同与欣赏。

但这种看似成熟的社会人格,却给多维度的人类生活带来了单调与枯燥、沉闷与拘谨,缺少了多姿多彩的活泼与灵动,缺少了个性的的勃勃生机、独特与张扬。因而使人看不到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情有意的、敢恨敢爱的、令人一眼就能记住的形象,不符合共产主义社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念。

共产主义森罗万象许峥嵘,不但倡导独特人格,而且成全独特人格,会让有思想、有个性、有才华的人鱼贯而入,脱颖而出,像大山上的森林,像花园中的百花,气象万千,争奇斗艳,丰富和繁荣着人类的精神生活。

有从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中滋养熏陶而产生的自由人格,有像道家的老子一样仙风道骨、智慧广大的超凡脱俗者;有像庄子一样放纵思想、天马行空、物我两忘的思想超人;有像孔子一样仰望苍穹、追求政治理想与完美人格的博学多才的谦谦君子;有像孟子一样正气浩然、义正辞严、辨才无碍、守身如玉的亚圣;有像陶源明一样放浪形骸、纵情山水、悠然自得的田园诗人;有像"竹林七贤”一样潇洒倜傥、饮酒放歌、吟诗作画、手挥五弦的隐逸高士之风;有像李白一样激情燃烧、桀敖不训、狂放不羁的豪放派诗仙;有像金圣叹一样才华横溢、诙谐风趣、幽默至死的奇人异士。

近当代的伟大人格也会在全新的共产主义时代复活。有像孙中山邈视王公贵族、视名利如粪土、慷慨激昂演说、舍生忘死救国的一代国父风采;有大气磅礴、志存高远、豪气冲天、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谈笑风生的人民领袖毛泽东;有温文尔雅、充满魅力、气质迷人、纵横阖阖、鞠躬尽瘁的千古贤相周恩来;有横刀勒马、驰骋沙场、性如烈火、刚硬如铁的一代军神彭德怀;有绵里藏针、性格刚直、文韬武略、举重若轻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有不够言笑、横眉怒目、快人快语、疾恶如仇又平易近人的铁腕总理朱镕基。

他们的独特人格魅力光芒四射,多姿多彩,留给人们永恒的记忆。而随着这些独特人格的延续和发扬,会使共产主义时代人的精神生活更纯洁、更本真,生机无限,情趣盎然。

4.追求生命的终极价值。

在共产主义时代,人类在拥有了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生活资料之后,幸福感会不断增加,一切的生活方式会以追求精神生活为主的方式展开。但共产主义精神生活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人生所有问题。人类也决不会停下探索的脚步。

共产主义时代的人民在完成了社会革命、把自己从物质和和精神的双重奴役中解放出来之后,重新确立了自己的社会属性,革新了旧有的意识形态,以主人公的姿态从事劳动工作,享受公正的生活待遇和精神待遇,可以说是生活无忧、心情放松、如释重负了,亦即过上了理想中的幸福生活。人民从此开始了创造人类历史的伟大实践,描绘心中更加美好的宏伟蓝图。

但这就是人类的终极目标、终极价值吗?

面对作为自然规律、如影随形的生老病死;面对生命的短暂与无常;面对自己内心的各种冲突;面对生态环境的各种劫难、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单个国家在建立共产主义后面临的战争威胁和绞杀等等这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在面对大自然时的渺小与孤独,让人如临大敌,如履薄冰,颤颤兢兢,惴惴不安、心生无名烦恼。这些棘手问题何以解决?既使对社会人生有着深邃洞察力的无比先进的共产主义学说,也无法从根本上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

何以解忧?唯有革命。即人类必须进行继社会革命之后的第二次革命——自我革命,来一次精神灵魂的大洗礼、大革命并求得进一步解放。人类应当探索宇宙和生命的奥秘,仰望天空,叩问苍穹,上下求索: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存在有何意义?什么是终极真理?

事实上,在古今中外历史上有众多的先贤、哲人穷其一生、筚路蓝缕、不遗余力地探究过这些问题,留给我们无尽的思考和智慧的启迪。从中国道家追求的天人合一、顺应自然、清静无为、见素抱扑、少私寡欲的理念到佛家的戒除贪欲、探求因果、明心见性、开悟解脱、普度众生再到基督教的忏悔反省、灵魂救赎、大爱平等、与神合一,一直到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叔本华、尼采、福柯对生命意义的探究,留下了许多值得借鉴和吸收的精神财富。

尤其对佛道文化的学习领悟和修行实践,有助于人类建立和谐圆融的人天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个体身心灵的关系,有助于人们过一种顺应自然、身静心安、泰然自在的大觉者的生活。人们可以从这方面展开研修,并结合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不断开拓、不断丰富、不断创新、不断升华完善共产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七、对人类文明和人类命运的哲学思考

近代以来的西方社会旷日持久的转型、分化倾向,产生了伦理价值的多元化与与层级化乱象;产生了尖锐的阶层、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产生了剧烈的民族之间、国家之间、党派之间、宗教之间的利益观念冲突。传统社会既有的文明理念、逻辑、模式和目标远景,开始变得与人类现实生活严重脱节、格格不入。

在现代后工业文明时代建立起的各种新理论、新学说、新观念、新思想,全是为物质资源的攫取、私欲的满足、竞争的获胜而无限拓展、多方位渗透的。而在人类环境资源危机、生态危机、生存危急更加凸显的这个时代,这种固化的观念更是变本加利、推波助澜,快速敲响了人类末日的丧钟!

这种有形无形的惯性张力,像一张张毒网织就的黑洞,全方位地吞噬着人类的肉体、精神、灵魂,扭曲和异化着人类的一切,包括人性、理性、价值、伦理、道德等等。连由人类本能天然形成的家庭伦理、连接纽带也被利益关系冲击得支离破碎、千疮百孔。人类生存的意义、价值何在?有何幸福愉悦可言?

在当下人类世界处于这种危在旦夕、手足无措的情况下,冲破旧的文明的边界,掀起一次人类头脑风暴,必然是新价值诞生和自我确立的必由之路,历史的、实践的新价值主体由此将获得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崭新的契机。在这种人类对新文明形态如饥似渴、汲汲以求的背景下,谁能勇立潮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谁能为人类指出一条通向开阔领地的生路?

欲带领人类走向希望的康庄大道,必先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建做起。这关涉一种普遍深刻的人类精神生活范型的变革,关系新一轮全球化进程中人类公共性价值的认同与重塑。任何一种文明都必有其天然的主体,不仅需要智慧、力量、信心、勇气、行动,更需要有悲天悯人、大爱无疆的救世情怀和为全球求长生、为人类图永存、为天下谋幸福的胸襟与气魄、使命与担挡。而这一目标的完成,最为重要的先决条件之一,就是其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历史性地雄居于人类文明的道德制高点上。

“问苍茫大地,谁主浮沉”?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时值崭新的21世纪,由于中国的和平崛起以及日新月异的发展,使其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话语权也随之增强,早已与往昔不可同日而语,真可谓换了人间、焕然一新。国际社会、国际知识界的一些秉持公正态度的专家、学者等有识之士,他们以不同于以往那种对意识形态所持的傲慢与偏见的态度开始正视中国了。这些有识之士达成了空前的共识。

他们一致认为:面对与日俱增、不断加深的西方文明危机;面对日落西山、奄奄一息的政治经济危机;面对社会撕裂、冲突剧烈的社会乱象,唯一有能力、有资质充当新文明形态重建的新的合法性主体应当是中国!人类文明的希望在中国!只有中国才能够担负起拯救人类文明、免于人类文明毁灭的重任。

鲁迅先生曾说过:“找出病根,以引起疗救”。要拯救人类现代文明危机,就要认清:

人类文明因何弊端和缺陷从而陷入长期性自反性危机失败的根源在哪里?

中国在何种价值层面上可以成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合法性主体?

中国引领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以何种伦理逻辑、何种新的范型、何种基本立场区别于西方现代文明形态而又能融入其合理要素引领世界文明?

如何在不压制、不取代西方现行的文化传统的形式下,以人类文明新的形态基本要素、核心内容、逻辑结构实现对西方文明的大换血?

以消除西方现代文明政治价值取向上的狭隘的民族国家利益本位;逻辑起点上的极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文化信念;现实生活中宣称的个人利益最大化处世原则等等理念,及由此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依靠自身文明根本无法克服的综合征。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崇尚天人合一的天道文化传统,就有叩问苍穹、追求真理的自强不息的探索精神,古今圣贤一直孜孜以求宇宙天理,并把追寻道德境界和圣贤境界视为人生之圭臬。每遇人类社会劫难,必然会有救世高人彰显,他们以自己对宇宙、社会、生命、人性的直觉洞察和智慧观照演绎全新的文明思想价值观,以期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岌岌可危的命运。

王建平先生的感知论正是在这一时代大背景下郑重诞生的!

是应运而生?还是应劫而生?大家不言自明。

相信读了全套感知论的人,阅读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间,都会为王先生那种悲悯苍生的救世情怀所感动,都会为他那深刻的剖析和智慧的构想而击节称赏,并得到明白晓畅、拨云见日的生动启示。

王建平先生的感知论首先从存在目的上寻找存在的根据。因为存在必有目的,目的决定着存在的形态和存在的过程,而目的的缺失即意味着存在的混乱和过程的无序。唯物论将人和世界分了开来并各自存在,这就造成了人与世界的疏离,形成了左手和右手之间的矛盾冲突,这种对人和世界的误解,正是人类苦难深重的根源。

对于存在目的,感知论作者大胆宣示:

世界存在的根源在于我们的感知意识,我们存在的根源在于感知世界的形态。存在就是在感知!愉悦就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愉悦是什么?愉悦就是活跃的、有序的、稳定的存在正被感知,感知主体获得的信息就呈现为愉悦。愉悦是我们的精神性命名,其实本质就是良好的感知互动。

当感知体与被感知体在良好的互动状态下运行,其存在态就体现为愉悦。作为感知体的生物们无不在寻求着愉悦感知的最大化,而存在的最佳状态就是愉悦的互动。存在的理想状态就是我们需要的最大限度的愉悦。其实,无论我们做出了什么,一切的行为内容都是为了获得最终的愉悦。

如果我们反过来用愉悦不愉悦来检验我们的行为过程,一切的是非对错立即水落石出,任人将复杂的理论与行为演绎成什么模样,最终能否使人感知到愉悦就是唯一的检验标准。感知理论意在取消生命观对人和生物的解释,用感知原理重新解释生物与人的存在,消除原有生命个体的独立性伦理,建立感知体的感知共同性即感知共体,而共同感知正是生物及人类的存在目的。

这一石破天惊的重大发现,结束了此前人为生存而生存的无目的状态,实现了全人类统一于感知愉悦的可能性。使世人知道:世界是感知的,世界是我们感知的呈现和表达。这就是一种全新的文明世界观!

在感知论中,人类文明的病根找到了,人类文明原动力找到了,人类文明存在的伦理逻辑找到了,人类文明的终极价值找到了。人类抛弃旧文明、重建新文明金规玉律找到了!人类文明的新世界即将到来!人类世界将进入新的纪元,谱写历史的新篇章!

八、从物欲横流的火海中突围

从物质的重重围困中觉醒,人们不知道这句话的含义,物质匮乏还尚未解决,世界上有多少人还在温饱线以下,我们就开始轻视物质的存在,总提物质过多的害处,这是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饱汉不知饿汉饥。

在物质文明正突飞猛进之际,提出后物质时代来临,这合时宜吗?我们的物质财富已经极大丰富了吗?物质对于我们来说,已经饱和了吗?人们理解不了后物质时代的意义是什么,人们更不知道后物质时代人为什么要觉醒,觉醒什么?

不可否认,这世界还正处于物质时代的疯狂之中,人们对于财富的贪婪索取并未停歇,物质财富仍然是我们努力拼搏和竭力争夺的主要目的,甚至是终极目的。

然而,正是在物质涌动的高潮中,处于物质财富焦点中的人们开始疲惫和厌倦,物质财富导致的激烈竞争已经使人身心疲惫,尽显茫然之感。正因为物质的重要作用被强调至极端,而极端的物质盛宴才会让人心生失望。如果物质财富永不可得,或得之甚少,那么人们对物质追求的热情仍将保持不衰。

然而,我们获得物质财富的可能性大大提高,或者说,我们迅速地穷尽了物质财富的秘密,不少人因此看穿了物质财富的谜底,在物质财富快速增长的二十一世纪,不少人已经在财富的快速流动中出现了晕眩感和窒息感,”物质时代综合症”开始蔓延。

我们一方面忧虑于物质财富的缺失与不足,一方面又对物质财富的存在感到失望与厌倦。在一切围绕着物质高速运转的物质时代,这个“高速运转”反而造成了人与物质之间的“离心力”,人被物质隔离开来,这成为一个普遍现象。

离物质财富越近的人越受到伤害,这种“伤害”体现在多个方面,有人自嘲说:穷得只剩下钱了,就是这样的意义。

人只有物质而没有别的,那是很恐怖的事情,你会处在一种被物质包围的窒息感中,物质能给你的极为有限。在物质极大丰富的环境中,你才知道许多东西比物质更重要。

物质对人生活的强力介入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物质依赖症,物质代替了人的存在,物质的意义取缔了人的意义。人在物象中迷失,当人行为的目的都要依靠物质来实现的时候,人们的生活其实变得空洞,在物质与物质的流动和交换中,人在哪里?人反而成为了物的奴隶。

随着物质的所有奥秘被人穷尽,随着物质的利用性被开发到极致,随着人与物质到达前所未有的境地,处于现代化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中的人才恍然从物质中醒来,他们这才发现,整个人类世界以物质为中心错了。

我们以物质财富为中心的生活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人的存在才是中心,人的感知,愉悦的感知才是存在的目的和存在的中心。这种对物质存在本质性认识的改变就是后物质时代的开始。物质时代人服从于物质和服务于物质的存在,后物质时代物质服从于人和服务于人的存在。

这种关系的逆转从人的世界观的改变开始,而人的世界观在思想观念和先进科学技术的变化发展中必然改变,数千年以来,量变到质变的节点已经来临,人们已经不能不变了。

客观世界的崩溃是后物质时代到来的开始,我们终于认识到,我们并非栖居在物质世界中,而物质世界就是我们自身的一部分,我们就是物质存在本身,不是我们在有选择性地利用物质,而是我们在应用一切事物来达到我们的需要。

物质跟我们的手足没有两样,它们的存在就是被我们所用,它们的用途就是我们行为的扩展,而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存在的良好存在,就是我们愉悦感知的存在。物质与我们的手足一样,它们没有自身的存在目的,它们的存在目的就是为了我们,我们自己才是一切存在的终极目的。

人们终于开始从物观念、物中心、物崇拜中醒悟过来,我们这才真正地认识到了什么是物质,物质就是我们自己的存在,物质以我们的存在为存在,没有我们的存在,物质不会存在。我们与物质的关系这才被校正过来,我们为了占有物质,不择手段而又放弃了自己,这难道不是愚蠢之极?我们为了物质财富的存在而放弃自己的愉悦存在,这样的逻辑将一去不复返。

后物质时代最显著的标志是:人的感知是第一性的存在,物质和精神意识与感知同时存在。人与物质统一于感知运动中,人与物不再分离。后物质时代的意义是:物质存在的本质被改变,物质中心主义被取消,但物质仍然被认识和使用,只是使用方法和使用目的不同。

从物质时代觉醒过来的人们,重建与物质的关系,重新用物质来创造一个以人为主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人的世界,再也不是物质的世界,人类的真正觉醒,就是诞生未来美好世界的前提。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郭向锋,男,汉族,生于1965年9月,系甘肃省庆阳市宁县太昌镇青牛村人。早年毕业于兰州医学院和北京光明中医学院,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中西医结合博士、中医副主任医师,潜医学创始人。先后荣获了全国“十大风湿痛症专家”、“世界千禧名医”、“中医圣手”、“最具权威的世界学术华人”、“海内外杰出爱国人士”等荣誉称号。

来源:《共产主义月刊》2023年2月,第55-67页。

共同主义ABC赞赏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