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15 22:54点击:103
郭向锋:中国向何处去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96亿人,其中本地农民工1.24亿人,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7亿人(人民网北京3月1日电)。在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新闻办主任、新闻发言人续梅介绍,根据2021年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结果显示,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2.93万所,在校生2.91亿人,专任教师1844.37万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0.9年”。
如此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和师生群体,占到总人口基数的1/3,他们的生存状态,不能不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按目前的情况看,农民工的生存状态较差,在城市成了边缘人,他们在个人政治权利、福利待遇、孩子入学等方面不能享受到真正城里人的待遇,众多的人成为暴富的原住民和外来企业家的打工者,在城市拼打多年也始终融入不了其中。打工,成为许多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而资本大佬理所当然地就成了当地政府的“香饽饽”、“座上宾”、“大功臣”,享受到了熊猫般的国宝级保护。对于民工的维权问题,每当有打工者因被资方侵权而奋起维权或发生群体性事件后,地方政府和公检法往往以维稳为由,理所当然地站在了资方一边,对有过激行为的民工还会绳之以法。
何以国际歌响彻大地?请看一些网友发的高唱国际歌背景图:农民工干着最苦最累最脏的活,吃着最简单最没营养的方便面或盒饭,夜晚住着临时帐蓬,有的甚至露宿街头或桥洞下,过年回家时随着涌动的人潮挤向火车。
经济的增长带来了什么?现在全国有八亿人负债,四亿多人已逾期还不上成了“老赖”。全国平均每人负债14万元,其中大部分因为按揭住房而负债,有些买了按揭房但因收入不固定还不起款导致房子被收回,损失自然很大。
房地产商天天在广告上喋喋不休:“结婚不买房,先要搞定丈母娘”;“一套新房,您的梦想”;“海景花园别墅房,美丽又畅亮;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网络媒体影视中,对豪华住宅极尽渲染之能事,大力营造一种富贵、高雅、浪漫、温馨、多情的都市风韵和品味,柔情似水,如梦如幻,以此吸引年轻人的眼球和心灵,成为了他们“心灵的毒鸡汤”。
有一组令人怵目惊心的数字:全国有1亿2千万年过30依然单身的"剩女”;有4000万年过30依然单身的“男光棍”。男青年找不到对象,人们以为是男女比例失调,殊不知女比男多几倍啊!在国家提倡生三胎的政策背景下,大龄男女不结婚倒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多可怕!难道人类要在这一代灭绝吗?
何以造成这种恐怖的局面?概缘于年轻人尤其是女青年的心已被资本梦想和小资情调完全绑架了,她们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就要一步登天,过上不劳而获的高质量生活,要楼、要车、要存款、要体面的工作。而在每年要毕业上千万名大学生、其中大多数必然处于待业状态的情况下,就连硕士研究生中也有7万人搞外卖的情况下,日常生活尚难保障,咋谈得上这些高级享受?所以年轻人婚不起、生不起、养不起成了真实的、可怕的生存现状。
随着未来社会经济科技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高度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变成技术密集型产业,会有更多的人下岗、失业,这些人该怎么办?难道还要挤破头去竟争吗?
经济为谁而发展?民生福祉得不到保障,消费需求无法拉动,那么多琳琅满目、堆积如山的商品卖给谁?难道是要生产"垃圾山"吗?难道永远要当“世界工厂”的奴隶吗?
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展有什么意义?人民得到了什么?经济的主体、经济的价值何在?难道做大的经济蛋糕是为看不为吃吗?
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难道不会想到共产主义的分配原则吗?还有比共产主义更能解决这诸多重大问题的途径吗?
也许会有人说:西方国家没有实行社会主义,更谈不上实行共产主义,不也照样生存和发展着吗?那么您必须看清一个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在经过数百年的文化启蒙运动和残酷的原始资本积累后,走上了一条对内怀柔和对外扩张的双标型发展路径,他们垄断了高科技、高附价值的科技经济产业,把效益不高、污染严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移植到了贫穷国家,盘剥穷人。而对本国却采取了许多高福利措施以改善民生,故社会问题并不很严重。但中国是不可能走这一条路的。
共产主义已呼之欲出!这是唯一的救世灵丹!这是唯一的诺亚方舟!
(郭向锋 2023年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