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大学(兴国网)

‌郭向锋 | 感知中华生态文明神韵

时间:2024-04-07 11:16点击:236

‌郭向锋:感知中华生态文明神韵

作者:郭向锋


中国是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国度,史称神州、华夏、诗国果然名不虚传。她那风姿绰约、婀娜多姿、清秀妩媚的母性之美;他那雄浑伟岸、苍茫寥廓、气象万千的父性之气势,让历代万千英雄豪杰为之竞相折腰,让古今无数文人墨客为之挥豪吟唱。纵然在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原始阶段,先祖也不仅仅单为衣食而殚精竭虑,依然叩问苍穹,心向自然宇宙,追求存在之美学。

三千年前口口相传的美丽淳朴的诗篇,已初显先祖在清贫艰辛劳顿中,追寻劳动的诗意和爱情的浪漫。“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矣”。劳动美与风光美跃然纸上!“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鸟鸣河流与男女求爱相互映衬,是多么幽远曼妙的爱情传奇啊!

在古人眼中, 每一颗星的闪耀;每一片云的浮游;每一条河的流向;每一座山的神秘;每一棵树的屹立;每一朵花的绽放;每一株草的颤栗;每一条逶迤的小路;每一间烟火气的小屋,这一切的一切,都不是倚世独立,孤独存在,疏离于心,而是完全渗透到人们的感知世界、灵魂深处,被赋予了生命的勃勃生气和浑然一体的亲和力,完全融合成共同感知体的美丽迷人的、珍珠般串连贯通的网络世界。

我们可以通过发掘整理中华传统的生态文明,看一看我们智慧的祖先如何赋予了存在的意义、历史的意义、哲学的价值、愉悦的追求。

(一)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认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万物一体”。“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至哉乾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为易”。

(二)遵循自然规律的农耕生产方式。

主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强调按时间节气耕作、捕获,“取之有时,取之有度”。“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母望归”。

(三)建立规章制度保护自然生态。

周记中有虞衡制度的记载,秦汉时较完备的虞衡制度,分为:林官、湖官、陂官、苑官、畴官等。周文王曾颁布《代崇令》,规定:“毋坏室,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

(四)倡导自然生态美与环境生活美的有机融合。

在建筑方面,许多秦砖汉瓦上绘有植物图案;瓷器、彩陶上多饰有云纹、动物纹、植物纹;丝织品、刺绣品上绘制的花草树木图案更多。“齐部世刺绣,恒女无不能;襄邑俗织锦,钝妇无不巧"。“织作冰纨绮绣纯丽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未央宫有暴室,主掖庭织作染练之署”。西汉时研制的植物染料和矿物染料很多,仅马王墓出土的丝织品的颜色就多达二十几种,颜色使用和调配的技术相当纯熟。

(五)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农林业生态布局。

从先秦时代到汉代,元圃业迅速发展。如先秦园圃业,多为“还庐树桑,菜茹有畦,瓜瓠果蓏殖于疆易”。汉代农业区域有:“橘柚之乡”、“果市之凑”、“枣栗之饶”、“园圃之利”。汉武帝通西域后,“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离宫别观尽种蒲陶、苜蓿极望"。

植树造林业也初具规模。汉代陇右“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关中南部秦岭山脉,自西向东都有森林分布,“褒斜林木竹箭之饶",“崇山隐天,幽林穹谷",多有檀、柘等木,故号称“陆海”。巴蜀地区亦有“山竹林木疏食果实之饶”,山区多“梓柏大竹”。道旁路侧,“有树桐梓之类列于道侧”。官舍内“植列槐树数百行”;城市中“松柏茂盛";城门之下,“周以林木”;林园墓地内,“积土成山,列树成林”,“造成大冢,广种松柏”。“山居千章之材,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橘,淮北常山已南、河济之间千树萩,陈夏千亩漆,……渭川千亩竹”,“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长城边塞筑起了绿色长城,战国末年,“蒙恬为秦侵胡,辟数千里,以河为竟,累石为城,树榆为塞,匈奴不敢饮马于河”。至西汉时,人工榆树林带又有增植扩展,“广长榆,开朔方,匈奴折伤”。

(六)创作了众多的表现自然美的诗歌艺术。

历代诗人留下了许多寄情大自然的美丽诗篇。描写山水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池塘生春草,桑柳变鸣禽”。“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湖光秋月两相和,潭来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彩霞戏翠林,蓝天奔水游。山涛织绢边,画廊百里延”。“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边处处蛙”。“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掬水月在手,捧花香渗衣”。

描写花草树木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蜓蜻蛱蝶飞”。“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杨柳满皇都。”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园香”。“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描写虫鱼鸟兽的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去自来堂前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以自然风情作画。美丽多彩的、鬼斧神工的大自然造就了历代众多杰出的画家。著名山水画家作品如:东晋时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五代时董源的《寒林重汀图》;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代王继孟的《千里江山图》;宋代许道宁的《雪溪渔父图》;宋代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元代沈周的《庐山高》;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元代王蒙的《葛稚川移居图》;明代龚贤的《木叶丹黄图》;明代仇英的《汉宫春晓图》;清代石涛的《山水清音图》。以画花鸟虫鱼著称的名画家作品:五代时黄居寀的《晚荷郭索图》;五代时黄筌的《雪竹文禽图》、《溪芦野鸭图》、《写生珍禽图》。以画牛马著称的名画家作品:辽时的佚名《竹雀双兔图》;唐时佚名的《骑游图》、《百马图》;唐时韩洸的《五牛图》;唐时韩幹的《牧马图》;五代时佚名的《神骏图》。

这众多名画家的作品,表现出了人与自然山水、与动植物和谐共生的审美理想。

(七)崇拜自然、敬畏自然的文化传统。

在远古的自然崇拜中,自然界被人们神化和人格化。上帝被演化成“玉皇大帝”;雷神被演化成“雷声普化天尊”;社神被演化成“土地神";五岳被演化成“五岳大帝";四海被演化成“四海龙王”;水流被演化成“水神",留下了“河公"、“黄河神”、“长江神”、“洛神”、“湘君”众多对江河水的尊称。大门被演化成"门神;灶台被演化成“灶神”。《周礼》云:“大仲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神、地祗之神”。

对鸟类的崇拜。在《山海经》神话中,就有“青鸟”、“凤鸟”、“鸾鸟"、“黄鸟”、“精卫”等诸多神鸟之名。在现实的自然鸟类及家禽类中,如鹰鹫、天鹅、喜鹊、乌鸦、布谷、白鸽、金鸡等等,均是受人崇拜的动物。

对植物的崇拜。植物被神化,演化成了一种神妙图景,如“蟾宫折桂”、“凤栖梧桐”、“山西大槐树”等。

同时,植物还成了一种有寓意的情感表达。如表达爱情:勿忘我、相思树、合欢树、莲理枝、并蒂莲等。表达夫妻生活:栗树、漆树、桑树、杨树等,古人用以起兴咏唱夫妻生活,象征夫妻多子多福。用于避邪:如白艾、菖蒲、桃枝等。表达思乡之情:在异国他乡,南方人思念故乡时常想起榕树、红豆;北方人思念故乡时常想起白杨、青松。在我国至今有多地人将山西大槐树当作自己生命的根基,思恋的故土。

花草植物人格化,赋予了人文情怀。兰花:空谷佳人;牡丹:国色天香;竹子:虚怀若谷;水仙:凌波玉立;茶花:名士风韵;杜鹃:花中西施;梅花:凌风傲雪;菊花:隐者风范;碗莲:雅士情趣;莲花:智慧高洁;桂花:十里飘香;康乃馨:感念母爱;椿萱:比喻父母;樘棣:比喻兄弟;连理:比喻夫妻;松槐:比愉儿女;玫瑰:象征爱情。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山山水水,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等等诸多大自然的杰作,都和国人的精神生活、思想感情、审美理想结下了不解之缘,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万物和合、和谐共生的独一无二、独步千古的浓郁的中华文明特色。

反观现代后工业时代,在机器的轰鸣中;在物欲的喧嚣中;在金币的迷醉中;在山水的污染中;在精神的颓废中;在价值的扭曲中;在剧烈的竞争中;在战火的硝烟中:在单调重复的建筑中;在钢筋水泥的冰冷中,我们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在哪里?我们对故乡山山水水、花草树木、田野屋舍的记忆在哪里?我们古朴的纯情、乡愁、眷恋在哪里?

重建崭新的文明,重建感知的存在,重建大爱的世界,以防止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以防止人类身心健康的损毁,使人类存在于共同感知体的绿色生态世界中,使人类不再互争互害,不再与自然宇宙疏离,不再与真我分家,以获得生生不息、和谐共生的永恒存在吧!

(完)

【人民评论】

鲁迅先生说:“中国人的根柢全在道教”,“不读老子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由此可见,道家思想是中华生态文明的根本。生态文明指天地人合一,讲三生万物,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易道医为代表,属于自然(真实)主义。生态文明不等于农业文明的天人合一,讲二或不二,以禅心儒为代表,属于形而上学。(朱云川)

来源:《新国学月刊》2023年2月,第51-55页。

共同主义ABC赞赏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