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07 10:57点击:229
朱云川: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有三个缺陷
一、马克思经典理论有三个缺陷
其一、是作为理论工具的《资本论》和政治经济学,虽然是批判古典自由主义的利器,但也只是回到了资本主义发展规律上去,此成果为1920-1930年前后出现的西方凯因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所分享。换言之,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虽然号召无产阶级革命,但依然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科学学说。
其二、是作为社会目标的科学社会主义(即经典共产主义),只是与当时流行的民主(经济)社会主义相区别的另一种社会主义观——科学社会主义,实质还不是真正意义可持续的共产主义目标。虽然它是力图战胜资本主义的社会构想,但就其实现手段和目标特征来说,依然不是具有可操作性的科学理论。
其三、是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本质上就是“用经济生产力标准来重新审定历史预测未来”,这样的结果在奴隶社会被封建社会取代、封建社会为资本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主义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进程认识中,陷入了空洞的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的“经济决定论”泥坑。
二、资本主义屋子终究是要倒的
马克思是研究资本主义的,而他是要建设共产主义(科社)的。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科社)不是同一间屋子。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的目的,是为建设资本主义吗?当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为了消灭资本主义,并在资本主义被消灭以后建设共产主义(科社),这个观点不用本人赘述吧。
争论的问题在于:马克思由研究资本主义(当时算“新屋”)终究要倒得出的结论,是不是适合建造社会或共产主义新屋呢?我看不一定。
从历史上看,马克思本人并没有直接取得政权的经验,而经过列宁和毛泽东实际改造过的本国特色的主义或思想,真正建立过新的政权。显然,改造前后的主义或思想,已经与马克思原来的想法相差很远了,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与马克思本人无关。
其一、社会政治经济和道义保障均不足。
从逻辑上看,马克思最看重的财产占有形式,不过是变私人占有为“社会占有”,消灭国家的结果,是没有什么机制能保障“社会占有”不受私人侵犯;而且,如果全世界人人都放开消费,资源能源是否能供给得了多长时间?而且,在生产力不太发达或物质不太丰富的前提下,就不能实现平等公正的共产主义,这不也从反向证明资本主义僵而不死吗?这是不可行之第一点。
其二、文化科技与宗教文艺缺乏动力与宽容。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显然带有“经济决定论”的痕迹,同时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教育,也主是要指生产教育;那不能直接从事生产的教育,比如主张节制的文化思想、主张向善的宗教文艺等,似乎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这样一来,全社会就失去了个人精神的创造力和个性愉悦,科技创新除面向经济领域外几乎没有必要,而成为纯粹个人的游戏。
其三、历史唯物主义标准是唯经济生产力论。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社会、大工业社会的更替,只有在纯粹经济生产力的抽象标准下才能成立。而现实社会是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人心)综合作用的结果,现实中的历史发展环节,也是奴隶社会(兵)、资本社会(商)、封建社会(农)、大工业社会(工)这样的顺序发展更迭的;而且,在出现政治经济危机情况下,农业的封建社会可以倒退回军争的奴隶社会,大工业的社会主义也可以倒退回商业的资本主义,马克思在这个方面(只有几句:跳跃与反复)论述粗疏、几近于零。
三、理论基础,不等于理论标准
毛泽东同志说过:“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试问一下:“理论基础”,与“理论”本身是一样的吗?比如,如何确定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理论基础与毛泽东思想作为理论本身,分别在中国革命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邓小平同志这句话说得对:梢公多了打翻船,理论一定要精要管用,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理论基础,不是理论标准,而是理论创新发展的源泉。理论基础,就是要求我们站在这个理论基础上,继续综合时代文明的精华,构建起新的符合人民利益与时代需要的科学理论大厦!毛泽东思想,就是站在马列主义理论基础上建树起来的理论大厦,而新时期的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目标,也在呼唤建立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现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理论基础上的全面、现实、可操作性的理论创新!
(公行2005-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