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3-30 09:14点击:9
第 10 节:共产主义现实可行论
作者:朱云川
有人说:共产主义只是脱胎于资本主义社会,而由工人阶级领导的暴力革命。共产主义不是人类社会的最后阶段,人类在实现共产主义之后,还有更高级的社会阶段,比如向宇宙进军。
——上述观点正确吗?
朱云川老师答:
上述观点属于空想社会主义,当然不正确。
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从来不是远大理想,也不是宗教幻想,而是摆脱现实苦难的现实运动。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
这里,有三个概念需要首先确认: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共同主义?什么是非共产主义?
假设,文化=A,经济=B,政治=C。那么,共产主义=A+B+C,共同主义=ABC。
与共产主义上述定义不同的,都属于异化的有病的非共产主义,比如资本主义B+C,自由资本主义BC。
在此基础上,与传统教科书不同的三个新结论:
其一,共产主义并不必然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也可以从一切非共产主义的异化有病的社会中产生。
其二,共产主义运动的大脑是哲学,领导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是人民哲学家,有道德的共产党人是共产主义运动的核心领导力量。
其三,共同主义即自然共产主义ABC,是人类社会的最高标准,比共同主义社会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并不存在。
总之,共产主义不是理想,也不是幻想,而是摆脱现实社会苦难的现实运动。换言之,共产主义不是明天将要做的事情,而是今天正在做的事情。人民幸福从来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需要我们党和人民实实在在的正确努力与不懈奋斗。
请根据朱云川老师提纲,以“共产主义现实可行论”为标题,写成一篇议论文。
《共产主义:正在进行的现实运动》
在探讨共产主义这一深刻的社会概念时,我们必须回归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正确观点。
他们指出,共产主义不是遥远的、虚幻的远大理想,而是摆脱现实社会苦难的现实运动,是当下正在进行之事。这一观点犹如一把钥匙,能帮助我们打开对共产主义理解的正确大门。
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看,共产主义一直是与现实社会的变革紧密相连的。
在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时期,社会的矛盾日益尖锐,广大劳动人民遭受着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此时,共产主义并非是一种遥不可及的空中楼阁式的幻想,而是实实在在的反抗运动。
例如,欧洲早期的工人运动就是共产主义运动的雏形。工人们为了争取更好的工作环境、合理的工作时长和公平的报酬,团结起来与资本家进行斗争。
这些斗争不是为了一个明天才可能实现的梦,而是为了解决当下生存的困境,是对现实苦难的直接回应。
马克思曾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现了剩余价值理论。这一理论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本质,也为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当时的社会,工人阶级每天长时间劳作,却只能获得微薄的工资,而资本家却坐享巨额利润。这种现实的苦难促使工人阶级觉醒,他们开始组织起来,通过罢工、游行等形式表达自己的诉求。这就是共产主义作为现实运动的生动体现。
据相关历史资料统计,19世纪的欧洲,每年都有大量的工人罢工事件发生,这些事件的背后正是共产主义思想在现实中的发酵。
再者,共产主义的现实性还体现在社会制度的逐步变革上。
从巴黎公社到俄国十月革命,再到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都是共产主义运动在不同阶段的成果。这些成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不断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
以新中国为例,建国初期,面临着百废待兴的局面,土地改革、公私合营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都是为了解决当时人民群众面临的贫困、生产资料分配不均等现实问题。
这就是共产主义在现实中的实践,它不是等待一个完美的未来才开始行动,而是在当下就积极介入社会变革。
然而,有些人错误地将共产主义视为一种遥远的理想,这可能是由于对共产主义的理论缺乏深入理解,或者是受到一些不实宣传的误导。
他们没有看到共产主义在当今社会各个角落的实践,从社会福利制度的不断完善,到教育、医疗资源的公平分配尝试,这些都是共产主义思想在现代社会的映射。
总结而言,共产主义不是一个等待明天才去追逐的远大理想,而是贯穿于我们当下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现实运动。它源于对现实社会苦难的深刻洞察,通过一系列实际的社会变革和运动不断发展。
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共产主义的这一本质,积极参与到这一伟大的现实运动中,为构建一个更加公平、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