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大学(兴国网)

‌朱云川:回忆30年前哲学界的几件小事

时间:2025-03-28 11:15点击:13

  ‌朱云川:回忆30年前哲学界的几件小事

  作者:朱云川

  

  1993年12月,时年 24岁青年朱云川,通过阅读一本学术杂志,有幸参加了一次学术争论。杂志名和文章标题今天都已淡忘了,只记得两篇文章的主要观点。

  其中,一篇是中共中央党校庞元正教授的文章,主张历史决定论,认为近现代中国的封建社会,经过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充分发展,必将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

  另一篇是中山大学张华夏教授的文章,主张历史选择论。认为近现代中国的封建社会,可以自由选择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不必然走向共产主义社会。

  朱云川比较了两篇文章的观点,认为都有道理,正确结论是:历史是可以选择的,但选择又必须是符合一定规律的。

  初生牛犊不怕虎,朱云川将自己的观点,复写成两封信,分别寄给了庞元正老师和张华夏教授。得到庞元正老师回信的热情鼓励,张华夏教授未回信。

  1994年 5月,在中南工业大学召开的自然辩证法学术研讨会期间,朱云川以论文《真理科学主义宣言》受邀参会,却被组委会私下标注为“胡说”,反向刺激了朱云川,与传统教科书错误观点的彻底决裂。

  在会议期间,朱云川认识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当代新道家》作者董光璧研究员。也见到了中山大学张华夏教授,询及对此信的看法时,张华夏教授谦称自己“没看懂”。

  通过会议上的提问发言,董光璧老师高度肯定了朱云川的新道家观点,热情邀请朱云川报考他的研究生,打算收做关门弟子。可惜朱云川英语不行,未敢报考董老师的研究生。

  正因为这几件小事,朱云川返回重庆后,受朋友聊天启发,毅然独自开启了对西游记和道德经的哲学之旅,为 1998年提出社会发展模式论准备了思想条件。

  2002年和 2005-2011 年期间,朱云川在北京游学时,分别拜访过庞元正、董光壁、韩庆祥、王杰等老师,朱云川的社会发展模式论观点,也得到了各位哲学教授的学术肯定。

  总结一下,朱云川守正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原创哲学成果,得之不易,最重要的有两点启示:一是坚持潜心问道敢于独立思考,二是坚持与传统教科书观念彻底决裂。


共同主义ABC赞赏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