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人民大学(兴国网)

‌毛主席的顶级思维:胜在系统思维,败在点状思维

时间:2024-07-22 09:47点击:246

毛主席的顶级思维:胜在系统思维,败在点状思维

原创 煤油灯儿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短视频平台、知识分享平台上那些“干货”知识,看似头头是道,却“然并卵”,成为学习路上的陷阱。

  原因何在?碎片化的学习培养出的点状思维,让人思维能力倒退,也就是通常说的“变笨”,离成长越来越远。而真正让人进步的思维方式,则是注重整体与联系的、全面看问题的系统思维。

  早在抗日战争期间,毛主席就在《矛盾论》中阐明:胜在系统思维,败在点状思维。

  当大多数人对中国革命的领导者一片茫然时,毛主席一针见血地指出:当桅杆顶刚刚露出的时候,就能看出这是要发展成为大量的普遍的东西,并能掌握住它,这才叫领导。

  系统思维注重时间、地点、敌我状况、国内外形势,根据这些条件形成自己的目标、组织、原则等一整套系统,这个系统里,各要素相互相互补充、彼此成就,形成一种运行流畅的“自组织”,自身就可以不断学习成长,形成正反馈。红军的战斗力即是来源于此。

  早在土地革命时期,毛主席运用系统观念建军,把军事同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结合起来考察,建立了一支举世闻名的工农红军。红军从创立之初就明确了自身的职责和使命,从本质上和一切旧军队划清界限。他们除了打仗之外,还担负起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及党组织等任务。

  矛盾着的双方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这是系统思想的基础。抗战前,日本强,中国弱,这是大家的共识,但是毛主席却试图寻找中国一定会赢的现实条件。

  抗日战争爆发后,毛主席深入运行系统思维,科学分析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系统阐述了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并以此创造出一整套持续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战略战术。《论持久战》在准确判断中日双方态势的基础上,为抗日战争划分出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3个阶段,坚持集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为抗战的胜利写好了剧本。

  事物的矛盾既有根本性,又有阶段性,因此,系统思维要求不但要注重长远,也要注重眼前,不但要坚定战略,还要变化战术。

  国共内战期间,毛主席坚持让战局指挥者把自己的注意力摆在照顾战争的全局上面,注重依据情况照顾部队和兵团的组成问题,照顾两个战役之间的关系问题,照顾各个作战阶段之间的关系问题,照顾我方全部活动和敌方全部活动之间的关系问题。他认为,处理好这些关系问题,是最吃力的地方。

  系统思维的领导方式,在接下来的战争中发挥了巨大威力。辽沈战役中,我军集中力量首打锦州,切断敌人联系,实现“关门打狗”。淮海战役中,不断穿插、分割,破坏敌人的系统性,让敌人首尾难以相顾。平津战役中,先断敌西窜南逃之路,稳住傅作义,然后各个击破。

  系统思维,需要了解矛盾的各个方面。他说:所谓了解矛盾的各个方面,就是了解它们每一方面各占何等特定的地位,各用何种具体形式和对方发生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的关系,在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中,以及依存破裂后,又各用何种具体的方法和对方作斗争。

  1956年,毛主席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在总结新中国初期建设和苏联模式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要处理好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中央和地方,汉族和少数民族,党和非党,革命和反革命,是非,中国和外国这十大关系。

  他用系统思维,实现了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发展。

  煤油灯儿 2024年07月02日

  (“五胜五败论”之四)


共同主义ABC赞赏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