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大学(兴国网)

‌道教三清观,异化道德的儒教衣钵

时间:2024-12-24 17:18点击:22

‌道教三清观,异化道德的儒教衣钵

天爵榜 2024年12月21日

道教三清观,属于道教核心精神——天地人合一的道德传承。观者,圣贤精神、道德观念、信徒观礼所在也。


传统的道教三清观,主要有三大错误:

其一,以左为尊,道德虚位。

不明大道真理,只有左中右。道德虚置高举而不用,崇道为极左虚妄。

道教不以道莅天下,拒绝道德哲学领导现实社会,实为背道而驰,文化虚无主义,鬼神至上论,欺师灭道也;

其三,玉清上清,名实不符。

玉者欲,清者明,民以食为天,明欲者经济也。

道德天尊,指天道文化标准,明真伪正邪,太清正派也。

灵宝天尊,指地道经济财富,明善恶多寡,玉清右派也。

元始天尊,指人道政治等级,明上下贵贱,上清左派也。

道教称玉清B元始天尊C、上清C灵宝天尊B,类似于资本主义右翼BC与传统社会主义左翼CB,属于左右混淆概念。

其三,权力崇拜,道德沦丧。

元始天尊居中正位,实为儒教的权力崇拜。

比如西游记里的万寿山五庄观,镇元大仙乃地仙(经济)之祖,崇拜元始天尊(政治)。这个失误,根本上来源于易经ACB模式。

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的道教三清观,其实是权力至上、有权就任性、背道而驰的儒教(易经)衣钵,


历史上,道教信仰在中国社会的传播和影响力,为什么不如佛教和儒教,是有原因的:

一是禅宗道心佛衣,中国化的佛教——禅宗,比道教更接近老子《道德经》,道教信仰在道德和哲学上失去优势。

在民间,空谈道德,道教不如禅宗夸夸其谈。天下道场大都被佛教禅宗所蚕食取代,也是可想而知的。

二是权力财富崇拜,与儒教官文化无异,根本不是老子《道德经》以道莅天下、文化先行的道德衣钵传承。

在庙堂,权力崇拜,道教不如儒教言过其实、厚颜无耻、奴颜媚骨。

既然儒释道三教都是不明道德、无道缺德、道德沦丧,以空谈道德为幌子,神神秘秘、遮遮掩掩的道教,远不如夸夸其谈、追名逐利的佛教和儒教、伪道学那样道貌岸然。

综上所述,传统的道教在世界五大宗教中,都是被排挤很被动的,尤其是三清观代表愚昧落后文化,宗教改革势在必行。


道教三清观,如何实现守正创新、迎来道德复兴呢?

(一)哲学依据:

老子《道德经》曰: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二)调整布局和名号如下:

太清道德天尊居中正位,上清元始天尊居左,玉清灵宝天尊居右。

以道莅天下,圣贤归位,以正治国,左辅右弼,三位一体,无为而治,天下太平。

朱云川

2021221


共同主义ABC赞赏码.jpg